科爾伯蘇
【综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科尔伯苏氏(259)。
【综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科尔伯苏氏(259)。
读音:Dépǔ彝族姓氏,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德普,即“地氏族”,后或改单姓“李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bó zō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孙伯纠(一作起)之子伯宗,其后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世本》 ‘晋大夫伯
读音:Nàmùdūlǔ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或为女真族姓氏,乃金代女真之白姓。清代满族亦有此姓,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云: “满族姓。清初镶红旗副
读音:Èjì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林(23,63)。【变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鄂奇忒氏,镶白旗满洲闲散扎尔泰之妻为鄂集达氏(260),〔鄂奇忒〕、〔鄂集达〕等似均为鄂济特之异译
读音:Shǎ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uōyí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亦作〔啰哆〕(31)、〔罗伊〕(24,63)。【人】 啰思忠,西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jìn yún古官名,黄帝以云纪官,夏官为缙云氏。(见《左传·服虔注》)
读音:hú【源】 居于湖上,因以为氏。如河氏、澓氏之类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新兴(31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江西新干(40
读音:zì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21)。②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浙江通志》(21)。今蒙古族姓(344)。③清四川会理州土百户、建昌道建昌镇辖披砂土千户均有自
读音:nǚ xī liè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(60,71)。其先在辽时属呼伦贝尔敌烈部,以部为氏,至金时始称女奚烈,在元时又改称亦乞烈,明清时均称钮祜禄氏(100,180)。②赐姓。金宣宗赐张资禄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