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í

【源】 ①相传为舜之裔,春秋时陈氏之前,直柄之后有直氏(17,60)。②春秋时楚人直弓之后,见《姓考》(7,9,12,17)。③彝族姓(130)。④唐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,子孙遂以领地或封号为氏,今藏族有直氏(170)。【望】楚郡(17,60,418),汉国(21)。【布】山西代县(315)、江苏启东(311)、山东长清(317)、云南巍山(130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直不疑,汉时南阳人,汉景帝时御史大夫,封塞侯(21)。直端,明时同官人,永乐年贡士,任徐沟县丞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榆次、运城、忻州,河南之温县,湖北之武昌,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国语》云: “‘晋之先有直柄。’ 为直氏之所出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(按: 杜预注 《左传》 谓 “直柄为舜后,陈氏之先。”如此则当系出妫姓。) ②郑樵注引 《姓苑》 云:“楚人直躬之后。”③藏族之直姓,唐代即已产生。松赞干布时有直氏 (族),或以 (氏) 族为氏,时有直·寋如贡顿。

汉代有直不疑,御史大夫; 明代有直广,永乐举人; 又有直凌霄,河源知县; 清代有直额,康熙间以烈女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舜后陈胡公满之裔,申公生靖伯。十八世孙庄伯生诸,字伯爰,伯爰之孙涛涂,以王父字为氏,有辕氏,见《姓苑》(11,12,17,60)。【变】 古时袁、辕、爰均通(21)。亦

  • 菑丘

    读音:Zīqiū【源】 菑丘,春秋时齐地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东北60里)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菑邱〕(17)。【人】 菑丘䜣,春秋时齐勇士,见《史记》(9,17)。历史上

  • 武仲

    读音:wǔ zhò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驱,食采于臧(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)。其后裔臧武仲之后,以武仲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

  • 读音:Luán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,被封于栾邑(今河北栾城一带),世称栾宾。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,称栾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姜

  • 读音:bēn【源】 ①神农取奔水氏之女,后有奔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②古有贲姓,音肥、或音奔。音奔之贲姓,后改为奔氏,见《通鉴释文》(60,62)。【望】琅邪(17,418)。【布】江苏武进(

  • 蘇都里

    读音:Sūdūlǐ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黑龙江苏佳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。见《满族姓氏略》。嘉庆间镶蓝旗蒙古都统苏尔慎,即姓苏都里氏。《中国人名

  • 訛五

    读音:Éwǔ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克拉尼

    读音:Kèlā'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“哭”,或即以人之行为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莫卢

    读音:mò lú代北姓,后改为卢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圖勒哩

    读音:Túl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图勒理〕(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和成额之妻为图勒哩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