甕
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甕蕙,明时安肃人,嘉靖丙辰进士,历兵部郎中、怀庆府知县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围场、卢龙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,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以盛器为姓氏。”
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甕蕙,明时安肃人,嘉靖丙辰进士,历兵部郎中、怀庆府知县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围场、卢龙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,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以盛器为姓氏。”
读音:Wēnlín【综】 云南金平三区普角乡芒人姓,汉姓为虎(157)。
读音:bèi zhú lǔ孛术鲁,曰鲁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孛术鲁,金泰和间女真姓氏,望属广平。(见《元史·孛术鲁翀传》)▲〈金〉孛术鲁定方,内吉河人,神勇军都总管。
读音:Hétuōguǒ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和托果特萨喇勒,清蒙古正黄旗人,任副都统,二等超勇伯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正黄旗人萨
读音:Yuè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āhǎtā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(哈拉名)。居于阿伦河地区的索伦鄂伦春部阿伦氏族和特尼千氏族均有此姓。而莫尔格河地区的陈巴尔部鄂温克人则称为〔那乌那基乌〕(192),亦称〔纳哈他〕(193)。今汉
读音:Fùsh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t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伊屠·知牙师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yíng《风俗通》:周成王卿士营伯之后也。后汉有京兆尹营郃。望出咸阳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▲<汉>营终,隐士。<明>营世宝,真州知州。
读音:tè lè【源】 唐时突厥酋长称特勒,见《旧唐书》,盖以官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 注云: “突厥酋长为特勒。盖以官为氏。”隋代有特勒·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