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烏蘇

烏蘇

读音:Wūsū

【源】 金人姓。辽时女真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,24)。至清为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瓦尔喀、讷殷、海兰、长白山、安褚拉库、乌喇、苏穆、叶赫哈达、瓦尔喀海兰、西林穆鲁、乌苏、德尔吉色钦、蜚悠城、山海兰瓦尔喀什、吉林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吴、朱等姓(180)。②清驻防伯都讷满洲正黄旗中有吴苏氏(259,260),清镶黄旗满洲马甲柏寿之妻为乌素氏(260),〔吴苏〕、〔乌素〕等似均为乌苏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苏额琳,金时实垒节度使(24)。乌苏穆森,清镶白旗人,世居瓦尔喀,任都统(23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辽部名,入金则以为氏,或作“乌孙”,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 皆载。金有乌苏·额琳,实垒节度使。②至清,则融为满族,散处瓦尔喀、讷殷、海兰、乌拉、长白山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③或为他姓所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改氏》 注云: “额尔登布,本姓无考,为穆成额养子,奉特恩命其承袭云骑尉,因改姓乌苏氏。”

清顺治时弘文院大学士祈充格,姓乌苏氏。后或改为单姓吴、朱。“乌苏”本地名,在今吉林伊通县境内,以地为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烈山

    读音:liè shān【源】 炎帝号烈山氏,其后以号为氏(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列”云:“亦作‘烈’。神农之世有烈山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列山”

  • 惹幾

    读音:Rěj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協扎

    读音:Xiézhā藏族姓氏。本为房名,以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  • 铁弗

    读音:tiě fú铁弗刘武,南单子苗裔,居新兴,北人谓父为鲜卑,母为铁弗,因以号为氏,后武曾孙勃勃称夏王,耻姓铁弗,遂改赫连氏。(见《北史·僭伪附庸传》)

  • 读音:Nà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河南登封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郑州、广东之丰顺、广西之灌阳

  • 同?

    读音:Tóngtí【源】 《北周造像记》列姓同��者80余人,盖皆铜鞮氏之后,或作同提、或同��、或同蹄,因以别也(25)。历史上西羌复姓。《中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大夫宜僚之后(60,62)。 ②宜,春秋时楚大夫食邑,即今湖北宜城,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清满洲人姓(23,260)。④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

  • 子玉

    读音:zǐ yù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子玉霄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大夫子玉陈瓘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人】 子玉房,春秋时秦穆公时大夫(6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

  • 撤黑斯

    读音:Chèhēisī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二哥之妻为撤黑斯氏(260)。

  • 扎束相里

    读音:Zháshùxiānglǐ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古良之妻为扎束相里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