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,姓注(253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注宽,明时望江人,正德中任县训导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注宽,望江人,正德年中任训导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,姓注(253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注宽,明时望江人,正德中任县训导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注宽,望江人,正德年中任训导。
读音:chì jiàng赤将子舆,黄帝时人,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。(见《尚友录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神仙传》云: “黄帝时有赤将子舆,时与市中货缴,亦谓之缴父。”《尚友
读音:Mòlètè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嘉庆时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硕云保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ùhū【源】 宋元时高车(即铁勒)人姓(238)。
读音:gōng hé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叔孙之族(季氏族)有公何氏(11,17,60,62)。【人】 公何藐,春秋时鲁国人(11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左传·杜注》云:
读音:zǐ wǔ【源】 系自姓。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,字子庚,其后以为氏(4,6,7,12)。【人】 子午明,春秋时齐大夫(4,6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T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西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“金有挑挞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àkāt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骑都尉莽喀察,姓此氏。”
读音:Jiā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运城,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椒江市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艽,即秦艽,当以菜蔬名为姓。)
读音:shǎn闪霭,永昌人,永乐中任永州通判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明>闪继迪,云南人,万历举人。
读音:Kùhàn【源】 南北朝西魏恭帝赐武川人王勇为库汗氏,见《北史》(27,60,62)。 【人】 库汗勣,唐贞元中范阳判官殿中御史(7,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