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路真
【源】 代北姓(7,27,60)。或为古赤狄潞国(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)之后裔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为路氏(17,21,27,60)。②亦作〔没鹿真〕、〔末路真〕(60,6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一作没鹿真或末路真,历史上代北地区姓氏。后改姓路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其注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路氏。一作没鹿真; 又作末路真。”
或音mòlùzhēn,姑兼收。
【源】 代北姓(7,27,60)。或为古赤狄潞国(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)之后裔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为路氏(17,21,27,60)。②亦作〔没鹿真〕、〔末路真〕(60,6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一作没鹿真或末路真,历史上代北地区姓氏。后改姓路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其注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路氏。一作没鹿真; 又作末路真。”
或音mòlùzhēn,姑兼收。
读音:Wéigūi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斗围龟之后(6,7,12,15)。 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文公子灵围龟之后(5,60)。
读音:Sūsè'nì【源】 汉时西域大宛国王姓(11,60,62)。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大宛国故城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汉书·西域传》 注云: “西域姓。西域大宛王姓
读音:A-kěn【综】 彝族姓。勒尔、蒋你、拉狄俄基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勒尔家支的亦称〔沙则阿肯〕(375)
读音:Suì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书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南朝宋有碎奚。
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
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浅水的湖泊称为淀,居者因以为氏(91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有此姓(38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罕见姓
读音:Zhàn【音】 又音展(Zhǎn)(12,16,17,80,239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12,15,21)。系自柴姓。贾子《五美篇》有机奇,即汉棘蒲侯柴武子奇也;《淮难篇》作栈奇;柴、栈古
读音:Wō【源】 契丹人姓(15,63)。契丹有窝幹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江西之新余、贵州之普安
读音:Jiū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以官名为姓氏。(据《万姓统谱》)古代官名有五鸠。‘祝鸠氏,司徒也; 雎鸠氏, 司马也; 鳲鸠
读音:Bàiyùkè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阿尔逊之妻为拜裕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