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羊
【综】 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中有乐羊子(21,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有乐羊子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称:“一作‘乐阳’。东汉有乐羊子,为战国时魏将乐羊之后。”
【综】 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中有乐羊子(21,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有乐羊子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称:“一作‘乐阳’。东汉有乐羊子,为战国时魏将乐羊之后。”
读音:Lújiā【源】 唐时西域有卢伽氏,见《唐书·郝处俊传》(60,62)。历史上西域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唐书·郝处俊传》 云: “西域有卢伽氏。
读音:sì yuán【综】 代北姓,后改为元氏(12,15,21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单姓元。
读音:qì jí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Yángchéng【源】 以所封之邑,汉时多此姓(60,62)。古阳城邑,禹避舜之子于阳城,即此,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35里。又,西汉时侯国,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境内(87)。【人】阳城胥渠,战国时
读音:Ku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读音:Nánróng【源】 古有善曝背于南荣者,献之于君,其后为氏(7,60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南荣趎,庚桑楚(老子弟子)弟子,见《庄子》(17,21)。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市有分
读音:Miè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默勒吉岱”。
读音:Yuèqín【源】 越勤本部落之名,居于跋那山,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。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,其酋率所部万余家归魏,居五原之北,因以部为氏。勤彊双声,古韵相通(70)。故有越彊氏、越勤氏,越勤氏又讹为
读音:Sēnjǐwú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散术克歹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gǔ kǒu yǐn【源】 代北人姓(7,9,27)。一说,为若口引氏衍变而成(70)。【变】 后改姓侯氏(6,17)。或改为引氏(60),或改为古氏(9),或改为古口(62)。一说,古口引氏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