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壶
晋中行穆子相投壶,因以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晋中行穆子相投壶。因以为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注: “出自荀中行氏。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 (按: 《左传》 作 ‘昭公’),会诸侯,与齐侯晏投壶。穆子举矢曰: ‘寡君中此为诸侯师’。 中之。 时人称焉。” 后以为氏。 荀,姓,中行,氏。穆子,春秋晋平公时人,为大夫。投壶,我国古代宴会的礼制,也是一种游戏。此当以事为氏。系出荀姓。
晋中行穆子相投壶,因以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晋中行穆子相投壶。因以为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注: “出自荀中行氏。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 (按: 《左传》 作 ‘昭公’),会诸侯,与齐侯晏投壶。穆子举矢曰: ‘寡君中此为诸侯师’。 中之。 时人称焉。” 后以为氏。 荀,姓,中行,氏。穆子,春秋晋平公时人,为大夫。投壶,我国古代宴会的礼制,也是一种游戏。此当以事为氏。系出荀姓。
读音:kǎo chéng【源】 ①考城氏或为考成氏。济阳有考城,或以考城为氏,或去土为考成氏(7,60)。②老成氏或为考成氏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
读音:Lòng【音】 古音为Lòng(62,84)。【源】 ①汉时西南夷弄栋之后(60,62)。②唐时吐蕃王姓。唐太宗曾以公主妻弄赞(7,9)。弄栋为古县名,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,或以地为姓。《中国姓氏
读音:mò lú代北姓,后改为卢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bù 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不夷系宋大夫采邑,因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不苐,亦作不茅(4
读音:Hǎirě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海比家支(375)。
读音:Dōngyáng【源】 春秋时鲁、齐、晋皆有东阳之地。鲁之东阳在泰山南,齐之东阳近莱,晋之东阳在魏郡广平以北。必其先列国大夫以采邑为氏者(7,60,62)。一说,出东阳郡,见《姓苑》(12,21
读音:Lièzhú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代蒙古族七十二种姓之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娄珠克岱”。
读音:Guó【源】 ①夏禹之御者国哀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当为国姓之始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国氏为齐之卿族,且世为上卿,子孙沿其氏(21,60)。一说,齐太公之后有国共伯,天子命相齐为国氏(6,9
读音:Qiáoniú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舜之先族桥牛氏。”或作“牛”舜祖,颛帝之玄孙。 是乔、 桥、侨、
读音:Duōluótì【综】 蒙古族姓,明时有多罗土蛮,属蒙古右翼三万户,此姓当出此,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