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Má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厖姓。唐有庬特勒。” (按: 庬、厖为异体字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注引 《正字通》 云: “庬,俗厖字。”)
读音:Tǎyīér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塔尼勒”。
读音:bēi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(7)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【望】 安阳(17,60),安陵(418)。【布】 北京大兴有此姓。【人】 桮育,汉时安陵人(7,11,17,60)。罕见姓氏。
读音:Mánghū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 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; 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《辍耕录》 所收 “忙兀歹”之别译。)
读音:mí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彭名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考》(9,11,12,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浙江余姚(389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
读音:wǔ qiáng【源】 汉二十八将之一王梁封武强侯,其后以封地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7,60)。武强,汉邑,故城在今河北武强东北,隋、唐、金、元志皆作武彊。故亦作武彊氏(6,9,60)
读音:Shì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是娄”云: “是娄氏改为娄氏。一作 ‘是楼’。改为高氏。”
读音:Báxīmì【源】 隋唐时回纥外九部中第八姓为拔悉蜜氏,其部在乌德健、北庭。亦作〔阿布思〕(421)。
读音:Zé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ǐ【源】 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一说即猗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