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
【源】 ①汉时西羌人姓,见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(60,62)。②古人东岸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普陀(297)、四川云阳等地有此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注云:“西羌姓。”②一“云: 当是东岸之后。以名以氏。”东岸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其为“古人”; 《姓氏词典》称“系东汉(人)”,不置其可。
【源】 ①汉时西羌人姓,见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(60,62)。②古人东岸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普陀(297)、四川云阳等地有此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注云:“西羌姓。”②一“云: 当是东岸之后。以名以氏。”东岸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其为“古人”; 《姓氏词典》称“系东汉(人)”,不置其可。
读音:nà lán女真姓。明昌六年十二月,以户部员外郎纳兰昉为横赐使。(见《金史·章宗纪》)▲<金>纳兰胡鲁剌,大名路人,承安进士第一。
读音:Liú/Liou,Lyo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有此姓(332)。
读音:Yányán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前锋赫英额之妻为延延氏(260)。
读音:Zhū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。刘邦封故粤王无诸为闽越王,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期鲁国有诸邑,大夫食采于此者,后代以封邑为姓。诸姓早期活动于东部
读音:Á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ǜ《左传》:南蒯臣虑癸。(见《正字通》)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虑与伏同。”又据《颜氏家训》注云: “孔子弟子虑子贱为单父宰,即虑羲之后,俗字为宓,今永昌
读音:Púyáng【源】①古颛顼帝高阳氏葬于濮阳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之颛帝陵),子孙在此守陵者,遂以地为氏(12,15,60,69)。②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濮阳(同上),因氏(7,17)。【望】平陵(
读音:yè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Ch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ǐ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21,24,62)。 ②回族姓(97)。【布】 ①广西柳江(376)、桂林、义宁(今属临桂)(62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(68,261)、浙江义乌(277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