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閭
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418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按: “将闾氏,郑樵列入 《复姓》,不详所自; 今补‘以名为氏’。”且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望出京兆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将闾子,名菟,著书。
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418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按: “将闾氏,郑樵列入 《复姓》,不详所自; 今补‘以名为氏’。”且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望出京兆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将闾子,名菟,著书。
读音:Chéngyáng【源】 周武王封其弟载于郕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北郕乡),其后迁于城之阳,故曰城阳。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成阳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èshu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雅苏(24)。【人】 拽税守节,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Zhádálá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或以为即“札剌儿歹”之别译,未详其他。
读音:cí bí【源】 取茨芘为屋(以茅芦苇盖屋)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茨芘仲,晋时人,见《姓苑》(7,9,24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。《姓
读音:sù【源】 ①玊为西番国名,音粟(Sù),其国人入中原者以国为姓(62,239)。 ②玉石之玉作玉,攻玉之玊工(即凿玉之宝石)作玊(60)。或系玊工之后,以职为氏。 ③一说,汉武帝时公玉带即公玊
读音:Mòdú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当源出汉时匈奴冒顿之后。
读音:Yǒ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肥城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ǔsh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载,其注云: “系春秋时郑国堵师叔的后代。”一作“覩 (睹)斯”。
读音:yǐn wén【源】 春秋时叶国公子高之子尹文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人】 尹文子,战国齐宣王时人,即考成子从之学幻者(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
读音:Y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