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服
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,其子为仲孙佗,谥懿伯,字子服,其后以为氏(7,9,12,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作〔丁服〕(63),误。【人】 子服惠伯,名椒,子服佗之子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系出姬姓,支属有别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,其后以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源韵谱》则称: “姬姓。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。”
春秋时鲁有子服回、子服何、子服叔,皆大夫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,其子为仲孙佗,谥懿伯,字子服,其后以为氏(7,9,12,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作〔丁服〕(63),误。【人】 子服惠伯,名椒,子服佗之子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系出姬姓,支属有别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,其后以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源韵谱》则称: “姬姓。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。”
春秋时鲁有子服回、子服何、子服叔,皆大夫。
读音:Kǎ’ěrjīlǔ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,汉姓为何(192)。
读音:xī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,毕万之后封于新田(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)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62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新稺(稚)穆子之后,别为新氏(6,7,60)。③明时云南
读音:zhōu【源】 虞舜封黄帝之后,得郮者为郮氏(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周’。《路史》虞封黄帝之后,得郮者为郮氏。”
读音:Sō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。“金有叟阿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ó’ěrjìjǐn/Borjigin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人姓。国姓,见《蒙古源流》(24,63)。②清蒙古镶黄旗中仍有此姓(61,259)。【变】 清满洲正白旗(259)、驻防杭州满洲包衣镶白旗
读音:Yīhuǒ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黎、拉马等家支均有依伙姓。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Kùbù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前锋温哲珲之妻为库布氏(260)。
读音:Chí/Chyr,Chr【源】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(94)。
读音:Làiqí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赖奇忒阿尔萨朗,清蒙古镶白旗人,以副前参领从征金川,后于骑都尉世职(72)。又,清镶白旗蒙古马甲沙克都尔扎布之妻为来奇特氏(260),〔来奇特〕似即赖奇特之异译
读音:Pí【源】 有熊氏各族有貔氏,见翦伯赞《中国史纲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简明中国通史》 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。” 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