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羅
【综】 蠕蠕族人姓(242),北魏时改如罗氏为如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26,27,70)一云,改为罗氏(12,21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罗氏,如氏。
【综】 蠕蠕族人姓(242),北魏时改如罗氏为如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26,27,70)一云,改为罗氏(12,21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罗氏,如氏。
读音:hú sù【源】 见《孔至姓氏录》(7,24,60)。高车部人姓,疑即斛薛之异译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斛斯氏,见《孔至姓氏录》(7,24,60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
读音:Chái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有高柴,为孔子弟子,其孙子高举,以祖父名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柴姓发源于春秋时齐国的高邑(今河南禹州)。西汉时柴姓在
读音:Núdā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元时拓拔按扎儿,太祖时统兵屯平阳,以防金人,其妻为奴丹氏(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讷延〕(24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ālài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沙赉氏(259)。
读音:A-xié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旺张家支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Shīlánètì/Siranau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“失剌”意黄色,“讷惕”意目。《黄金史》称明时哈剌嗔部有三,其一为失剌讷惕,亦作哈剌嗔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Yángdèng【源】云南白族双姓(138)。白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有载,白族“双姓” (复姓)之出,与招郎入赘的婚俗有关,有的入赘者的后代既用母亲的姓,又用父亲的姓,合起
读音:Qiángqià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耀州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强恰理〕(260)。②后改为强氏(2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耀州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读音:Kòud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七品官宗室觉罗萨鼐之妻为叩忒氏(260),〔叩忒〕似即叩德之异译。【人】 叩德武纳德,清正白旗人(23)。清宗室
读音:Fèi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讷殷兴京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费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讷殷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或改为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