堵引
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梁河县邦角乡,汉姓为孙(168)。
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梁河县邦角乡,汉姓为孙(168)。
读音:M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麵张四”。(按:疑此“面”非姓,乃以职业特点冠于姓名之前以区别于
读音:chì zhā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赤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即赤张氏(26,60)。【人】 赤章蔓支,春秋时晋智伯之臣(6,7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续通志
读音:Hū【源】謼为呼之异体字,或即呼姓。【变】一作〔謼毒〕(242)。【布】明时山东有此姓(22)。【人】謼毒尼,一作呼毒尼,西汉下摩侯(62,80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,未详其
读音:Huīguī【源】 古有豗傀氏,后有豗氏、傀氏、豗傀氏,见《路史》(8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豗”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古有豗傀氏,后有豗氏、傀氏。” 《姓氏
读音:kuì与蒯同,今临海有此姓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Āli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宋有阿连撒罗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音ē。)
读音:Shíliè【综】 彝族姓。亦称〔什列惹古〕(375)。
读音:Zhàoyá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赵阳之后,见《路史》(7,9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郑公族之后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《
读音:Yuē【源】 或是由日姓所演变(62)。一说,古时“曰、越、粤”互相通(91)。 【布】上海(91)、台湾高雄(64,68,261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山西之
读音:Déimài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