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n

【源】 ①因,商时侯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周穆王西征,至于因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)。是以国为氏。②周时遂国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之遂乡),春秋时灭于齐,遂人四族有因氏,见《左传》(7,9,11,17,2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武汉(9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台南、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因礼,明时山西曲沃人,景泰庚午举人,历陕西清涧、山东禹城教谕,后迁松江教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、利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侗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因氏,遂人之四族也。”遂,春秋时国名,今山东之宁阳西北有遂乡,即其故址。《左传·庄十七年》: “十九年夏,遂因氏,颌氏、工娄氏、须遂氏飨齐戍,醉而杀之,齐人歼焉。”此以族为氏。又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古代有掌管郊外的官,称之为遂人,因氏,乃遂人四族之一。”与郑说有别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 《穆天子传》天子西征,至于因氏 (郭注): ‘国名’ 是以国为氏。”

唐代有因畅; 明代有因礼,景泰举人; 又有因纲,成化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宰桑

    读音:Zǎisāng/Jayisang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、巴彦尔灯、巴彦汉、都希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宰桑为明时蒙古贵族首领习用的一种称号,为汉语宰相一词的转音,仅适用于非成

  • 读音:Shī【源】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周时师尹(太子之相称师尹)之后,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③师,乐人瞽者(瞎子)之称。自春秋时晋师旷

  • 察庫

    读音:Chákù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扎克苏之妻为察库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Miàn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15)。【布】 清时同州有此姓(6,12,15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有此音,未详其所本,疑其标音有误。姑收录以备考。一音rán,或音niá

  • 大连

    读音:dà lián高车十二姓,四曰大连氏。(见《魏书》)少连、大连善居丧,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。(见《礼记·杂记》)

  • 读音:Ji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广韵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乞四

    读音:qǐ sì【源】 隋、唐时靺鞨酋有乞四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靺鞨系隋、唐时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,分布于黑龙江、松花江、牡丹江地区。在周时称肃慎,汉、魏时称挹娄,南北朝时称勿吉。靺鞨共有七部

  • 攜蒙

    读音:Xiéménɡ【源】 关西复姓,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63)。

  • 赫爾拉特

    读音:Hè’ěrlātè【综】清蒙古正白旗(259)、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(259,260)中均有赫尔拉特氏。

  • 安帳

    读音:Ānzhàng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亚拉各家、贺郎格家、西八个家、五个家、东八个家、四个马家、大头目家、杨哥家、罗儿家、曼台等10个部落均有此姓。源出亚拉各家部落首领奄章之名,已有500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