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án

【源】 ①相传为太岳之裔,许文叔之后有函氏,见《广韵》(60)及《续文献通考》(19,21)。古有函氏国,春秋时许地(17,60)。以国为氏。 ②周官有攻皮之工,函人为甲者,或以世官为氏(7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12,15)。【望】 豫章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兴国有此姓(353)。【人】 函熙,汉时南昌太守(7,17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分布山西之阳泉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广韵》 云:“太岳后有函氏。” ②又引 《左传·杜注》云: “函氏,春秋时许地,盖以人姓名地。”③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“《周官》攻皮之工有函人,为甲者,或以世官为氏。”(按:《中国姓氏大会》称:“汉代有豫章太守函熙,为函姓之始。”误。)

一音xiǎn,亦为姓。

汉有南昌太守函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ú【源】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,以其居于烛地,因氏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【人】烛寿,春秋时秦丞相(11,1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

  • 勒豪

    读音:Lèháo【综】 黎族姓。意思是木棉的孩子,世居海南东方(216)、乐东(221)等地,汉姓为韦(216)。

  • 读音:yú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侯之裔食采于盂(故城在今山西阳曲东北80里)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2,17)。 ②春秋时宋公(即宋微子)为右盂(田猎),食采于盂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),其后因

  • 井强六斤

    读音:Jǐngqiángliùjī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其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井疆六斤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九庫塔

    读音:Jiǔkùtǎ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满族姓,清顺治时内大臣努山,姓此氏。”

  • 斯那

    读音:Sī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县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

  • 兀良

    读音:Wùliá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元史》 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兀良合台、兀良阿术。” 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Zhá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辞典》亦收,

  • 鵝尼

    读音:É'ní白族姓氏。白族语“e”,指渔具之网;ní,指“人们”。ení (鹅尼),即使网者。本氏族名(网氏族),或以代姓。或改单姓“何”,盖取“鹅尼”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 “何

  • 博古羅特

    读音:Bógǔluó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扬什木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红旗蒙古骑都尉额尔得额之妻为柏河落特氏,镶黄旗蒙古马甲那哈是赖之妻为博霍罗特氏,镶白旗蒙古护军达尔玛之妻为博郭喇特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