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Jǐng

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出自姜姓,是炎帝的后代。井是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一,有取之不尽的意思,取吉利之意而为姓氏。二是以封邑为姓氏。春秋时,虞国大夫被封于井邑,人称井伯,后世就用封邑名“”作为自己的姓氏。三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百里氏。春秋时秦百里夷,字井伯,后代以井为氏。

井姓发源于山西平陆。晋灭虞之后,井伯子孙纷纷外迁,一支迁居于今陕西兴平一带,一支迁居于今河南南阳一带,至秦汉在上述两地发展成望族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井氏以上述两地为中心,广播于北方之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甘肃诸省,并南入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之地。五代十国时期,井姓南迁者渐多。至南宋,战乱不断,井姓子孙播迁的范围更广,今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重庆等地均有井姓聚居。明朝初期,山西井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苏等地。至明代,井姓在全国分布愈广,台湾等南部省份亦有井姓入居。清朝康乾年间及其以后,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等地井姓进入东北三省,其中就有井氏。如今,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辽宁、陕西等省为多。

井姓历史人物有井丹,字大春,东汉经学家。年轻时学习于太学,通五经,善谈论,清高正直,京师人都议论说:“五经纷纶井大春。”井勿幕,陕西人,民国时革命家。原名井泉,字文渊,后通用井勿幕,笔名侠魔,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。留日归国后投身辛亥革命中,参与筹划广州起义,以年轻的热血之躯奉献于祖国和人民,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“后起之秀”,“西北革命巨柱”,是辛亥革命陕西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。

井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一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,姜姓之后(17,60)。一说,为姜子牙之后,以字为氏(9,15,21)。但邓名世云:井氏为姜子牙之后,未知何据(7)。②春秋时虞国大夫食采于井,谓之井伯(一作邢伯),其后以邑为氏(7)。③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扶风、南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辽宁、陕西等省多此姓,两省井姓约占全国汉族井姓人数59%。【人】 井利,春秋时期国大夫(6,12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河北之尚义、景县、乐亭、黄骅,山东之东平、平度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长治,湖北之老河口、利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炎帝姜姓之后。”望出扶风、南阳。②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百里氏,春秋时秦百里奚字井伯,其支子以井为氏。” (按: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尚友录》云: “井……虞大夫井伯,姜子牙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或云: 百里奚即井伯,故此之井氏虽以字为氏,亦系出姜姓。) ③或出自古西羌族,由复姓“罕井” 所改 (“罕井” 或作 “罕幵”)。

穆天子传》有周大夫井利,或为井氏之始?汉代有井丹,郿人; 宋代有井渊; 明代有井源,驸马都尉,追封钜鹿侯; 又有井田,任户、兵、刑三部给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沃爾

    读音:Wúwòěr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。达斡尔族18哈拉之一,亦作〔沃热〕,下有4个莫昆:吴沃尔、札莫、霍梯、多路贡。札莫氏汉姓为张,其余3个莫昆汉姓皆为沃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

  • 布雷

    读音:Bùléi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县(435)。

  • 耿馬

    读音:Gěngmǎ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Dí【源】 以乐器为氏,见《姓苑》(444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乐器为姓氏。”

  • 叔先

    读音:shū xiān【综】 东汉时有犍为(故治在今四川宜宾西南)孝女叔先雄。父泥和为县功曹,溺死,雄自投水中,后六日与父尸相持浮于江面,郡县立碑图像(7,9,11,60)。亦作〔先光〕(17,26)

  • 罕父

    读音:hǎn fǔ【综】 孔子弟子有罕父黑,见《史记》。赵世家有罕父祺(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史记》孔子弟子有罕父黑;又,《赵世家》有罕父祺。”未

  • 鹿皮

    读音:Lùp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列仙传》 有鹿皮公。

  • 胡雅

    读音:Húyǎ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讷迪村、呼讷赫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瑚雅”。

  • 靈姑

    读音:Línggū【源】 越王无疆支庶有灵姑氏(8,17,60,62)。【人】 灵姑浮,越大夫(15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越王馀善后有灵姑氏。” 《左传·定公十四

  • 斟尋

    读音:Zhēnxún【源】系自姒姓。禹后分封有斟寻国(故城在今山东平度西南),以国为氏,见《史记》(11,17,21)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斟鄩〕(3,418)、斟戈(17,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