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ài

【源】 ①周武王封夏禹之裔东楼公于杞,以奉夏后氏之祀,其后有丐氏,见《路史》(60,63)。②满族姓(344)。【布】 河北隆化(344),湖北黄梅(3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福建之浦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东楼公之后有丐氏。”东楼公,夏禹后裔,封於杞。此当系出姒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賴

    读音:Gǔlài【综】 系古、赖二姓合成。台湾台北、基隆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q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【变】 亦作启(9,62)。【望】 北平(17,418)。【人】 晵伦,东晋末南燕将军(9,17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;《康熙字典》亦

  • 赫葉哷

    读音:Hèyèli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沈阳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赫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叶勒〕(180,260)。③清正蓝旗满洲闲散阿捕什哈之妻为何叶勒氏,正白旗满洲闲

  • 杜立給特

    读音:Dùlìjǐt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,世居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莫尔格河地区,后又分毛克将杜立给特、西姆萨给杜立给特、阿齐克将杜立给特、巴亚吉尔杜立给特、卡扬杜立给特、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等大家族(192

  • 烏陵阿

    读音: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辽代部落名,入金后以部为氏; ②或为杨氏所改,金时杨沃衍,赐姓乌陵阿氏。一作“乌凌阿”。

  • 读音:qí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得姓十四子中有祈姓,其后以姓为氏(17,60)。 ②帝尧伊祁氏之后,祁一作祈,见《路史》(17,21,60)。③周时有祈父之官,一作圻父,职掌封圻兵甲之事,世官之后以为氏(

  • 阿罗

    读音:ā luó车师后部王阿罗多。见《汉书》:姓阿罗,名多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fū【源】 鄜,属冯翊,以地为氏(60,62,63)。鄜,故城在今陕西洛川东南。【布】 清时宛平(即今北京大兴)、今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

  • 读音:Zhēn【源】 即鍼姓,后人改鍼为针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花莲(64)、陕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针惠,明时山东济宁人,隆庆庚午举人,任扬州如皋县知县(15,21,24)。现行较罕见

  • 八里

    读音:Bālǐ/Bar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或即巴哩氏。八里(Bar)为元蒙古人名组成部分,如元太祖之祖八里丹,崇明州达鲁花赤八里颜等(399)。故疑“八里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