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见《说文》(9,11,17,60)、《姓苑》(7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、��、��(60)。【望】 大梁(17,60,418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说文解字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姓也。从西,圭声。” 《康熙字典》 亦收: “户圭切,音‘畦’。姓也,出 《说文》。”

《汉语大字典》 音xī,其注云: “姓。《说文·西部》: ‘䙵,姓也。’ 徐锴系传: ‘张说《梁四公记》 有䙵。’ 王筠句读: 今本作闖 (闯)。 《玉篇》 不收䙵字。 《广韵》: ‘��’, 姓也。 梁四公子蜀闯之后。” 又云: “毒, 姓也。 出 《纂文》。“䙵, 姓。 出 《说文》。然四字皆音畦,殆即一字。梁四公子,本亡是公,故传着不同,而其字皆不可理解,不足深辨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又音去声(Juè)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

  • 達魯特

    读音:Dá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锡喇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Xú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苑》 注云: “以水(地)名为姓氏。灊,古水名,一说灊水即今渠江。又,灊,春秋楚地,在今安徽霍山。”(按:灊,《汉语大字典》音qián,未注明

  • 破六韩

    读音:pò liù hán破六韩氏,单于之苗裔。初呼厨泉貌,入朝汉,为魏武所留,遣其叔父去卑监国,魏氏乃兴,率部南转,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御,军败奚没于魏,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,后人讹为破六韩氏。(见《

  • 读音:t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当系司徒氏、徒人氏、徒何氏所改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(59)、台湾嘉义(68,261

  • 读音:è高辛氏子阙伯之后,有阏氏、遏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達布葉

    读音:Dábùyè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读音:jí【源】 ①古有棘国,阳翟之棘成(故城在今河南巨鹿南7里)为其地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棘子成,其先食邑于棘(或即棘津,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境),以邑为氏(6,7,11,15,17)

  • 读音:qiān鲁闵损子骞之后,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出自孔子弟子闵损,字子骞,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唐时“武陵蛮”之姓(27,60,62)。亦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潭元澄,唐时岚州刺史(11,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