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韦苏州集

韦苏州集

十卷。唐韦应物(737-792)撰。韦应物,人称韦苏州,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诗人,官至左司郎中。为官刚直为政,做地方官颇有政绩。为洛阳丞时,在两军骑士倚中贵人之势,骄横害民,韦应物绳之以法,以致自己遭到讼诉,不为所屈,遂弃官闲居于洛阳同德寺。他与皎然、秦系、孟郊、顾况、李益、李端等交游或酬唱。著有《韦苏州集》。其诗高雅闲淡,清深妙丽。七言不如五言,近体不如古体。五言古体源出于陶渊明,而熔化于三谢。因而真切质朴,华而不绮。孟郊在《赠苏州韦郎中使君》一文中评价说:“谢客吟一声,霜落群叫清。文含元气柔,鼓动万物轻。嘉木依性植,曲枝亦不生。尘埃徐庾词,金玉曹刘名。章名作雅正,江山益鲜明。”白居易在《与元九书》一文说:“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,颇近兴讽。其五言诗文又高雅闲淡,自成一家之体,今之秉笔者,谁能及之。”此集为唐诗别集。首为赋,次为杂拟,依次为燕集,寄赠,送别,酬答,逢遇,怀思,行旅,感叹,登朓,游览,杂兴,歌行,共十四类五百七十一篇。韦应物的诗在学陶渊明诗“风华清靡”时,就兼摄谢灵运,谢眺诗的铺陈布局,刻画物色的特点。对元稹、白居易派诗风的影响很大。就《寒夜女》的诗来说,继承杜甫《赴奉先咏怀》中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”的名篇,又启发了白居易的《缭绫》、《红线毯》等作品。关于对该集整理情况,现存韦应物集的母本《韦苏州集》,是宋嘉祐元年(1056),王钦臣编辑校定《韦苏州集》,其序称:“有集十卷,而缀叙猥并非旧次矣。今取诸本校定,仍所部居,去其杂厕,分十五总类,合五百七十一篇。”其后有熙宁九年(1076)葛繁校本,乾道七年(1171)校定本。后来一些韦集大多数都是出自乾道本。现存宋元旧本,则有《天禄琳琅书目》所著录的《韦苏州集》及《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》,到了明代刊本颇多,大多数都是宋本翻刻。《全唐诗》、《全唐文》亦均有选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北海集

    六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唐李邕(678-747)撰。李邕,字泰和,也称李北海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书法家、文学家。官至北海太守,卒后,代宗时,追赠秘书监。李邕工诗善文,素有盛名,尤长于碑颂,当时官绅及寺

  • 演礼私议

    不分卷、抄本。江永(1681-1762)撰。永字慎修,婺源(今属江西)人,清著名经学家、音韵学家。长于训诂、校勘之学,深究《三礼》,撰《周礼疑义举要》,对先秦名物考释颇多创见。《礼书纲目》搜集散见经传

  • 续修崞县志

    八卷。清赵冠卿、龙朝言修,潘肯堂等纂。赵冠卿字蔚堂,河北清丰县人,光绪三年(1877)进士,五年(1879)任崞县知县。按崞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尹际可,其后万历间知县陆寿光及清乾隆二十一年邑令顾

  • 诸子裒异

    十六卷。明汪定国(生卒年不详)编。汪定国,字苍舒,海宁(今浙江省海宁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十六卷,采录诸子,俱取其文字之奥僻者,于佛氏为尤多,而《邵子》、《张子》、《蔡季通》诸儒之说,也一概摘入

  • 礼疑义

    一卷。南朝梁周舍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周舍,字昇逸,汝南安成(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)人。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,卒赠侍中护军将军,谥简子。事迹见《梁书·周舍传》及《南史·周朗传》。案两传称武

  • 定山堂古文小品

    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杂序》一卷。《龚端公奏议》八卷。附一卷。《浠川政谱》一卷。《露浣园稿》四卷。清龚鼎孳(1615-1673)撰。龚鼎孳,字孝升,号芝麓,安徽合肥人。生平事迹见《定山堂诗集》条。其人

  • 白田郑氏一家言

    四种,二十二卷。清郑乾清辑。郑乾清字雪屋,江苏宝应人,生卒年及生平不详。是编共四种,第一种《白田郑氏遗集》四卷卷首一卷,辑录其家先世善诗文者三十余人,凡诗文书翰均行辑入;首列小传,次载诗文。第二种《白

  • 法国律例

    四十六卷。法国A,Billequin译。Billequin有《化学指南》。是书于清光绪六年(1880)译作完毕,共有刑名定范四卷,刑律四卷,园林则律二卷,贸易定律六卷,民律二十四卷,民律指掌六卷。此译

  • 项城袁氏家集

    十八种,六十卷。清末民国间丁振铎编。丁振铎字旬卿,河南罗山人,曾官御史。是编乃袁世传汇集其祖父袁甲三、父袁保龄、伯父袁保恒、堂伯父袁保庆四人之奏议、函牍、诗文及其他撰述,请丁振铎代为编辑并撰写首卷按语

  • 掌录

    ① 二卷。清陈祖范(详见《经咫》)撰。是书乃祖范札记考证事物立名的取义,解释古书中词语的意义,辑录前人诸书的文段,以备查寻阅读。全书多摘取收录众人的论述观点,不加评论,罗列堆积。后因其门生弟子互相转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