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山县志

长山县志

①八卷。清陈宪祖纂修。陈宪祖字念斋,号凤山,南海人,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举人,四十三年(1704)由平原令调任长山知县。此志乃陈宪祖掌长山县后,利用簿书鞅掌之暇,参据旧书,自为编抄而成。《长山县志》康熙四十三年(1704)抄本。此编纲目繁多,内容甚少,有的只有数行,疏漏尚多。②十卷,首一卷。清孙衍纂修。孙衍字宰工,浙江嘉善人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任长山知县。在任期,努力善政,建树甚多。其子霖为五经博士,随父之任,遂奉父命秉笔修志。按长山为登莱通道,青济要冲,而县志自明隆庆间修纂后已百五十年,中经多次变乱,版章残缺,文物政制,均待修辑。而旧志散失,仅存十分之二,且字迹漶漫,几不可辨。孙衍以邑志残缺太多,命子霖亟为修辑,以免百年文献,随时湮没。但无旧志可据,采缀亦难。于是征询耆旧,搜辑遗文,证以古史,参以前志,历一年多,稿经四易而成志。《长山县志》康熙五十五年(1716)刻本。全书十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:星野、沿革、疆域、形势、山川、八景、风俗、乡图、村庄、市集、关厢、桥梁、河堤;卷二建置志附古迹:城池、官衙、公署、学校、公廨、仓禀、铺舍、坛壝;卷三秩官制:宋职、金职、元职、知县、县丞、主簿典史、教谕、训导、驻防、驿丞、大使、宦迹;卷四食货志:户口、田赋、起运、存留、课税、盐法、兵防、物产;卷五选举志:进士、举人、武进士、武举人、岁贡、贡监、官荫、荐辟、貤封、武秩、掾秩、散秩、寿宫、耆硕;卷六至卷七人物志:仕业、武功、师苑、孝义、卓行、勇烈、文学、隐逸、流寓、节烈;卷八灾祥志;卷九至卷十艺文志附轶事:奏议、文、序、论、启、约、议、记、诗、词。卷首有发凡、起例、微因、革纪、物俗、胪嘉、言著、懿行。此志门类繁复冗杂,内容较旧志增加数倍,按明隆庆旧志有一百九十余页,兵燹版佚,仅存八十余页。其在无旧志可据下,广征博采,取材极富,考证翔实,对旧志舛错脱漏,做了不少补充订正。其中艺文志材料丰富,广收张养浩、刘敏中、范仲淹等文,尚有一定价值。③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倪企望修,钟廷瑛、徐果行纂。倪企望字颖田,安徽桐城人,举人出身,乾隆六十年(1795)九月任长山知县。钟廷瑛字南臬,历城人,历任江南黟县知县。徐果行字育泉,郡廪生,邑人。《长山县志》自康熙五十五年孙衍修辑后,乾隆三十三年邑侯文宗玠,纂续志稿本上、下二卷,记载自康熙五十年迄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共五十年间事。倪企望掌长山县后,得志稿于胥吏家。嘉庆五年(1800)六月开局重修,在文宗玠志稿上详为增删,凡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以后事,旁搜广讨,冀成完书。翌年刊行。《长山县志》嘉庆六年(1801)刻本。全书十六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;卷二建置志;卷三食货志;卷四灾祥志;卷五秩官志;卷六选举志;卷七至卷十一人物志;卷十二至卷十五艺文志;卷十六杂缀。卷首有序、凡例、图。此志门类简明完备,编次条分缕析,其舆地、艺文、食货等门,收载甚富,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疑狱笺

    四卷。清陈芳生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芳生除著有《疑狱笺》外,还著有《捕蝗考》。五代和凝著有《疑狱集》两卷,其子和将《疑狱集》增为四卷,明代张景又增补为六卷。陈芳生又作了一番增删,编为三卷。又附和及元代杜

  • 阅史郄视

    四卷,续一卷,清李塨撰。李塨字刚主,蠡县人,康熙年间举人,官通州学正,从博野颜元游。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,苦筋力,习六艺,讲世务。书中讲道:“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,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,然后大事可为。”持论

  • 明文授读

    六十二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编。《明文授读》为明文总集,于清康熙年间刊刻行世。集前有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徐秉义序,其门人张锡琨序,其子黄百家序及黄宗羲《明文案》原序。据徐秉义序称,黄宗

  • 冯安岳集

    十二卷。宋冯山(约1073年前后在世)撰。冯山,初名献能,字允南,普州安岳(今四川安岳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熙宁末为秘书丞,通判梓州。官至礼部郎中。冯山与梅尧臣、苏舜钦为同时代

  • 四书正学渊源

    十卷。明章一阳编。一阳,金华(今属浙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编此书旨在阐扬金华学派乃朱子之正宗,并非为发明四书。黄干乃朱熹弟子,何基受业于黄,王柏受业于何,后又传金履祥、许谦,皆以朱学正宗自居,一阳于是取

  • 毛诗笺音证

    一卷。后魏刘芳(453-513)撰,清王谟辑。刘芳字伯文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汉楚元王刘交之后。始为主客郎,拜中书博士,中书侍郎,迁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,国子祭酒,侍中,太常卿。卒赠镇东将军、徐州

  • 西洋朝贡典录

    三卷。黄省曾撰。黄省曾(1490-1540),字勉之,号五岳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十年(1531)举人。成书于正德十五年(1520)。主要根据《星槎胜览》、《瀛涯胜览》,及《针位》三部书编辑而成

  • 退庵遗稿

    七卷。明邓林(约1414前后在世)撰。邓林原名彝,又名观善,字士斋,号退庵,明成祖永乐帝为其改为现名。广东新会人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举人,任浔州府贵县教谕,考满后入京,预修《永乐大典》,凡五年

  • 竹斋集

    三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王冕(1287-1359)撰。王冕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、饭牛翁、会稽外史、梅花屋主等,诸暨(今属浙江)人。出身农家,白天放牛,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。后从韩性学,试进

  • 筠清馆法帖

    六卷。清梁荣光辑。梁荣光字伯荣,号荷屋。曾著有《帖镜》一书。梁氏对宋帖尤有真鉴,此帖即刻其自藏宋帖及墨迹。第一卷为晋、梁人书,第二卷为唐代君臣书,第四卷为宋人书,第五卷、第六卷皆为元人书。其中唐以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