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子县志

长子县志

①六卷。清郭守邦修,霍燝纂,徐竑廷增修,徐介增纂。郭守邦字金瓯,陕西西宁卫人,拔贡出身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由两当县调任长子县任知县。在任六年,以老乞休。徐竑廷字起庵,江苏武进县人,出身监贡,康熙四十二年(1702)任长子县知县。徐介字翔念,江苏武进县人,竑之族弟。《长子县志》于明正德八年王希贤重修,其后知县崔尔进又续修。清顺治八年知县王毓恂又加修纂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知县郭守邦重修,四十四年(1705)徐竑廷宰是邑,嘱其族弟徐介依郭志按类增之,删繁订误,遂成此志。《长子县志》康熙二十七年修,四十四年增修刻本。全书六卷,六类,五十七目,分为:卷一天文志:星野、灾祥;卷二地理志:疆域、山川、形势、城池、坊里、桥梁、户口、田赋、盐引、物产;卷三官师志;封建、名宦、职官、公署、学校、武备、铺驿、仓储、坛壝、庙祠、乡饮、乡约;卷四人物志:风俗、乡贤、荐辟、科目、贡监、孝义、贞烈、封荫、坊表;卷五备考志:古迹、寺观、陵墓、方伎、仙释、侨徙、传疑、辩讹;卷六艺文志:奏请、赋、文、疏、传、序、记、诗、词、碑碣目录、著述目录。此志义例尚称完备,资料宏丰,考证精严,为清康熙时方志之佳作。②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豫谦修,杨笃纂。豫谦,汉军镶黄旗人,翰林院功臣馆誊录。光绪元年(1875)任长子县知县。杨笃详见光绪《山西通志》。豫谦在其序中云:“其书自前明万历迄明嘉靖,凡七经纂辑,转相沿袭,惟务增多,为目逾六十,而诗文几居全书之半,准以古法,未见为合。”又云:“若夫纪表志传,本文家记事之法,非史官载笔之例,特其体不备,一代之典制人文,无以综据其全。”故自班固以来,莫能自易,本志稍为变通,采辑旧文。益以近学,区分类次,备述于篇。《长子县志》光绪八年(1882)刻本。此编所述,尚精审雅驯,然体例纯依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似觉有乖志乘义法,不可据为典则。其长处有一,艺文志中网罗搜集邑人的著述,并列有宦游人所著书目,宏富详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申鉴

    五卷。汉荀悦(148-209)撰。荀悦字仲豫,颍阳(今河南许昌)人,相传是荀子的后代。幼年家贫无书,每见一书,览后多能背诵。献帝时,侍讲禁中,官至秘书监、侍中。献帝因班固《汉书》文字繁多难读,乃命悦依

  • 惜抱轩尺牍

    八卷。清姚鼐(详见《惜抱轩全集》)撰。陈用光(1768-1835)录。陈用光字硕士,一字实思。浙江新城(今富阳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累官礼部左侍郎。陈用光系桐城古文大

  • 坦园诗录

    二十卷。《坦园文录》十四卷。清杨恩寿(1835-1891)撰。杨恩寿,字鹤俦,号蓬海、朋海、蓬道人。湖南长沙人。同治九年(1870)举人。在云南、贵州作幕宾多年。恩寿不仅工诗文,而且善写传奇,著作颇丰

  • 印薮

    六卷。明顾从德撰。顾从德字汝修,上海(今上海市)人,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搜罗古印,摹刻成谱。首先是尚方诸玺(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)、其次是官印、再次是私印。皆按四声部分排,检索很方便。凡

  • 字鹄

    一卷。隋颜愍楚(其生平不详)撰。此书载于《秘册丛说》中,凡一百五十三条,其中前一百余条曰《俗书正误》,旨在纠正俗书之误写,如“美从大,从火非”,“博协从十,从忄非”;后五十余条曰《讹习诸字》,旨在订正

  • 左传古义凡例

    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》)撰。此书成于他主张今古学之时。他对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进行了考证,又想作《左传》注解,以自成一家。他认为公羊、穀梁二传属于今学,《左传》属于古学;公羊、穀梁

  • 天文揭要

    二卷。美国赫士口译,清周文源笔述。赫士生平籍里见《光学揭要》条。是编分上、下两卷十八章。按其纲领旨趣,可以类分为三:或假诸器以步诸曜之经纬,或证诸曜之吸力与行向,或论诸曜之形势体质。末列杂问图表。其取

  • 巢氏病源

    见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》。

  • 戊笈谈兵

    十卷。清汪绂撰。汪绂,字灿人,安徽婺源(今改属江西)人。汪氏乃清初著名学者,精天文、地舆、阵法、术数,终以宋五子之学为归。所著甚丰,以《理学逢源》最负盛名,其《参读礼志疑》已有著录(详经部·礼类)。此

  • 琴川三志补记

    十卷,续八卷。清黄廷鉴纂。黄廷鉴,字琴六,号拙经叟。工诗,精考据。著有《第六弦溪诗文文集》,另校书有百数十种。琴川今江苏常塾县。此县旧有三志,宋鲍廉志,元卢镇续志,明张洪新志。黄氏补三志之阙,故称“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