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考

诗考

一卷。《诗地理考》六卷。王应麟(1223-1296)撰。王应麟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。庆元府(路治在今浙江鄞县)人。南宋著名学者。淳祐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。他学问广博,在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。著述除《诗考》、《诗地理考》外,还有《困学纪闻》、《玉海》、《汉艺文志考证》、《玉堂类稿》、《深宁集》、《掖垣类稿》、《通鉴地理考》、《通鉴地理通释》、《通鉴问答》、《蒙训》、《词学指南》、《词学题苑》、《笔海》、《姓氏急就篇》、《汉制考》、《六经天文编》、《小学讽咏》等并行于世。王应麟是宋代考据学大家,他的《诗考》(又名《三家诗考》)和《诗地理考》是宋代《诗经》文献学的重要著作,其主要贡献有三:一是在《诗考》中从有关古籍中搜集韩、齐、鲁三家诗佚文,并注明出处。为辑三家诗遗说的开山之作。资料虽然不甚完全,但有首创之功。清人范家相《三家诗拾遗》,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都是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誉之:“然古书散佚,搜采为难,后人踵事增修,较创始易于为力,筚路蓝缕,终当以应麟为首庸也。”二是《诗考》的附录《诗异字异义》收集《诗经》正文之外的异字异义,首开《诗经》异文的校勘与研究,对探讨唐以前古人的用字习惯、方式和规律,对《诗经》的用字规律和本字本义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。清阮元《诗经校勘记》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写成的。附录的《逸诗》搜集《诗经》时代未编进《诗经》中的逸诗,对研究《诗经》的诗旨与艺术有重要的参照价值,对《诗经》的逸诗的辑集工作也有影响。明代钟惺《明新刻逸诗》,清郝懿行《诗经拾遗》等均在它的影响下编成。三是《诗地理考》对《诗经》中的地名,博采古籍,考证研究。说明它们的山川形势、疆域沿革、风土民情等,开《诗经》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。此外,书中所表现的严谨治学态度、注重实据和求实精神,摒弃汉学中空谈义理、穿凿附会的方法,对后代的古代文献研究有着良好的导向。版本有《玉海》(元刊明修清康熙补刊本,浙江书局本,成都志古堂本)、《津逮秘书》(汲古阁本,景汲古阁本)第一集。《学津讨源》(嘉庆本、累嘉庆本)第二集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197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桧亭集

    九卷。元丁复撰。复字仲容。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不求仕进,放情诗酒,浪迹江淮。晚年卜居金陵城北。平生所著甚多,但脱稿即弃,因而多散佚。其婿饶介之及门人李谨之各据所得搜辑成帙。介之所编称集,谨

  • 耕烟草堂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平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平畴,字种瑶,山阴(浙江绍兴)人。官历江西候补县丞。平畴工诗擅画,集中七古突兀瑰奇,如天风海雨,声势夺人,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。如:“扉底泥香芳草远、笠边雨细杏花开。”抒躬

  • 朱文端公藏书

    十三种,一百七十六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。清朱轼(详见《周易传义合订》)撰辑。十三种为《周易传义合订》十二卷、《春秋钞》十卷首一卷、《孝经注》一卷附《孝经三本管窥》三卷、《仪礼节略》十七卷图三卷、《大戴礼

  • 尚书晚订

    十二卷。史维堡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维堡字心传。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明代学者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《尚书晚订》本名《尚书集览》,因维堡于晚年重加订正,故改“集览”为“晚订”。其书

  • 论语沈氏说

    沈峭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沈峭生平不详。史志也未载其书。皇疏仅引一节。马序中云:“梁有沈峻,字士岂。吴兴武康人。史称其好学,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驎士门下。驎士卒,乃出都。遍游讲肆,博通五经,江左经师唯峻

  • 济生拔粹方

    十九卷。元杜思敬(生卒年不详)辑。杜思敬,自号宝善老人,铜鞮(今山西省沁县)人。此书辑录了金、元医书十九种。卷一《针经集要》,卷二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,卷三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》(又

  • 太谷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乔允升修,戴可进纂。乔允升字鹤皋,河南孟津县人。出身进士,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来太谷县任知县。戴可进字渐鸿,满州人。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。《太谷县志》创修于允升,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。清顺

  • 顾亭林年谱

    ①一卷。清吴映奎辑。映奎字止狷,又字银帆,江苏昆山人,贡生。此谱谱主顾炎武(1613-1682),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、思想家。初名绛,字忠清。明亡后改名炎武,字宁人,学者称亭林先生。炎武年轻时曾参加过

  • 湖上

    连天芳草晚萋萋,蝶躞花边马不嘶。蜂蝶已归弦管静,犹闻人语画桥西。

  • 星子县志

    十四卷,首一卷,清蓝煦等修,曹征甲等纂。蓝煦,湖南长沙县人,监生出身,同治六年(1867)任星子县知县。曹征甲,邑人,举人出身。星子向无旧志,地附郡郭,事附郡乘,故多缺略。蓝煦到星子县后,奉令续修郡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