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卷数。不著撰人。此书掇取宋人杨甲《六经图》中的部分,摭拾冯继先、苏轼、郑樵诸家之说,厘为一书,列目一百二十二,卷首为十二公年谱;中间是列国世次、舆地山川名号及《经》、《传》所载名物典故,皆有图说;卷
十二卷。明姚舜牧撰。舜牧字虞佐,自号承庵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领万历乡荐,令新兴,再令广易。著有《易经疑问》、《书经疑问》、《诗经疑问》、《礼记疑问》、《春秋疑问》、《孝经疑问》等。是编
十二卷。冯云鹏撰。冯云鹏,字海宴,通州(今江苏南通)人。此书系冯云鹏与其弟冯云鵷二人同辑,是一部综合性的古器物图谱。书成于清嘉庆末年。从乾隆时起,由于金石学盛行,有人把铜器和石刻或其他器物汇合在一书中
一卷。清潘耒撰。潘耒,参见《游南岳记》条。潘耒游至龙阳,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,欣然前往。山在县南,距六十里地。金牛本古名道场,形势雄伟轩豁,为历代祖庭,但已芜废百年,僧迹几绝。当时住持鹤岩,二十七
十卷。明王明嶅(约1593前后在世)编。王明嶅,字懋良,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七年(1579)举人。官至宁波府(今宁波等地)通判。宋叶适所编《四六丛珠》凡四十卷,见于《千顷堂书目》,明时
十卷。南朝陈徐陵(507-583)撰。徐陵,字孝穆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。梁时官东宫学士,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、丹阳尹、中书监。其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,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。与庾信齐名,世称“徐庾”
三卷。元朱希晦撰。希晦生卒年不详。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至正末,隐居瑶州,与四明吴主一、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,时称“雁山三老”。明初被荐于朝,命未至而卒。此集为其子豳所编,天台鲍原宏序。正统中,其裔孙元
一卷。清金德纯撰。金德纯,字素公,辽阳人,隶汉军正红旗。清代旗军之制,创立于清太宗征服朝鲜以后,先是设立满洲八旗,以后又扩充为蒙古汉军八旗。是书于此叙述较为简略,可与《清史稿》中《兵志》互为参证。有《
三卷。别名《连丛》。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孔鲋字子鱼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作孔甲,或曰甲为鲋字。孔子八世孙。魏相子顺之子。秦并六国,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。始皇三十四年,丞相李斯议令焚书,孔鲋怕
八卷,补遗一卷。清成连增编。成连增,山西文水县人,光绪三十三年(1907)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。《文水县乡土志》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,撰于光绪三十三年(1907)。当时村塾索观者,展转传写,讹谬滋多。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