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薛文清集

薛文清集

二十四卷。明薛瑄(1389或1392-1464)撰。薛瑄,字德温,号敬轩,河津(今属山西)人。官至礼部右侍郎。谥文清。性刚直,曾因融怒王振下狱。学宗程东。其修己教人,以复性为主,有“河东派”之称。但认为“理只在气中,决不可分先后”,修正了朱熹“理在气先”的说法。著有《读书录》。是集为其门人关西张鼎所编。初,薛瑄集未有刊本。薛瑄孙邢部员外郎以稿付江苏常州同知谢庭桂,雕版未竟而罢。弘治二年(1489),监察御史杨亨得其稿于毗陵(今江苏常州)朱氏,张鼎又从杨亨得之。字句舛讹,多非其旧。故重为校正,凡三易稿而成书。共得诗文一千七百篇,厘为二十四卷。张鼎自为序,引朱子赞程子布帛之文,菽粟之味二语为比。殆无愧词。自北宋以来,儒者率不留意于文章。如邵子《击壤集》之类,道学家谓之正宗,诗家究谓之别派。相沿至庄之流,遂以“太极圈儿大,先生帽子高,送我两包陈福建,还他一匹好南京”等句,命为风雅嫡派。虽自高其置,递相提倡,究不足以厌服人心。《刘克庄集》有《吴恕斋文集》序称:“近世贵理学而贱诗赋。间有篇咏,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。”则宋人已自厌之。明代醇儒,瑄为第一。而其文章雅正,具有典型,绝不以俚词破格。其诗如《玩一斋》之类,亦间涉理路。而大致冲澹高秀,吐言天拔,往往有陶、韦之风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另有《正谊堂全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,称《薛敬轩先生文集》八卷。有于敏中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襄壮奏疏

    六卷。张勇撰。张勇(1616-1684),明末清初陕西详县人,一说上元卜、咸宁人,字飞熊。明末为副将。顺治二年(1645)降清,参加镇压李自成部起义军和西北回民米喇印、丁国栋反清起义,升甘肃总兵。十五

  • 订正史记真本凡例

    一卷。宋洪遵撰。洪遵字景平,鄱阳(今属江西)人。官至南知枢密院事。《宋史》有传。《订正史记真本凡例》一书编载曹溶《学海类编》中。书前有自序,称“手录司马迁《史记》一帙,”但对杨恽、褚少孙等人所补的十篇

  • 冀县志

    二十卷。民国王树楠修。详见《河北通志稿》。冀县志自乾隆十二年重修以来,百余年间未再修。民国十二年(1923)邑人竭请王树楠纂修志书,遂于京师畿辅先贤祠设立志局,四年而书成,然至民国十八年(1929)才

  • 异物汇苑

    ①五卷。旧本题明王世贞(1526-1590)撰。王世贞字元美,号凤洲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刑部尚书。才学富赡,好为诗文。明“后七子”之一。著有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、《世说新语补》、《画苑》、《书苑》等

  • 石楼臆编

    五卷。清周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纶字膺垂,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康熙年官国于监学正。此书分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门,又立五十九目。自汉至清,凡有关于六曹政事的内容,全都以类纪之。对于清初以来的

  • 顾氏遗书

    见《武陵山人遗书》。

  • 昭陵六骏赞辨

    一卷。清张弨撰。张弨,字力臣,山阳(今属江苏省)人。博学嗜古,尤其喜好研究金石文字,晚年以耳聋而废。昭陵六骏,是陕西醴泉东北唐太宗昭陵前六块浮雕石刻,刻于唐贞观十年(636)。昭陵六马图赞,是何人撰书

  • 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

    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三卷,《得宜本草》一卷。清王子接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又名《十三科古方选注》。书主方书。《得宜本草》又名《得意本草》、《绛雪园得宜本草》。本草类著作。王子接字晋三,清代

  • 尚书表注

    二卷。金履祥(1232-1303)撰。履祥字吉父,自号次农,两浙路兰溪(今属浙江省)人。宋末元初著名经学家、思想家。履祥少有经世之志,及壮,知世有理学,遂穷究义理,德璠初年曾以史馆编修召,未及用而宋亡

  • 鲁史榷

    二卷。清杨兆鋆撰。兆鋆字诚之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幼而好学,年十三学完《十三经》,次年肄业上海广方言馆。从休宁吴世荣、南海冯峻光、吴川陈兰彬三先生治群经,尤殚力于《左传》,著有《须曼精庐文稿》若干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