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肖岩经说

肖岩经说

十九卷。清赵良(1744-1817)撰。良字肃征,号肖岩,安徽泾县(今泾县)人。乾隆六十年进士,官内阁中书。性孝友,不务科名。嘉庆四年典试广东,移疾归,闭门著书,不与世事。在群经方面都有撰述,只有《易》、《书》属稿未就,其侄赵绍祖为之辑成。良继承家学,诗文都有法度,赵怀玉称他宗法唐人,纵横变化,洪亮吉认为其七古、七律尤胜。除本书外,尚有《肖岩文钞》、《泾川金石记》等,《赵氏渊源集》录其诗九十五首。本书包括《读春秋》二卷、《读诗经》四卷、《读礼记》十二卷,《读易经》只有乾一卦,大约是其绝笔。《读春秋》“尹氏卒”认为,《春秋虽不能知尹氏姓名,而仍加保留,不予删削,那是为了著明子朝之乱所本。而《传》以为是君氏,隐公之母声子。果真是声子,公就不敢僭用夫人之礼,史也当直书公母某氏。现在只说君氏,古代没有这样径省之文。此论驳《左传》则对,谈尹氏则非。应该以《公羊》讥世卿之说为是。“宋人执祭仲”一条,认为经上不写名字“仲”而书其行次,是尊王命以诛叔臣,也近乎臆说。《读诗经》大旨宗朱熹《集传》,而不信毛序,所以对开章《关雎》即认为作自宫人以美后妃。《读礼记》认为舜帝之祖为颛顼,与史传多不合,实是强作解事。要之,本书虽不无创见,但臆说、强解之处也不少。有嘉庆十四年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策全书

    见《朱翼》。

  • 新论拾补

    不分卷。清卢文弨撰。是书为群书拾补第二十九种。卢文弨初以程荣本《新论》,校何充中本,大体相同,嗣以《道藏》本校之,既成此书。唯不及袁注耳。《刘子》一书,杂集周秦两汉诸子而成,错误之处,本易推寻,文弨只

  • 考古编

    十卷。南宋程大昌(1123-1195)撰。程大昌字泰之,徽州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生平事迹详见《演繁录》。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,博洽详明,“实能正经解之乖违,订史传之阙误”(《考古编》张海鹏后

  • 蜕岩词

    二卷。元张翥(1287-1368)撰。张翥字仲举,号蜕庵,晋宁(今属山西临汾)人。著有《蜕庵集》,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。《宋史》张翥本传称,张翥长于诗,其近体长短句尤工。殁后无子,其遗稿不传。传

  • 晨风阁丛书

    二十三种,四十六卷。清末民国初沈宗畸编。沈宗畸字太侔,广东番禺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所收多旧钞本及时人著述。如唐唐彦谦《鹿门集》三卷,宋陶弼《邕州小集》一卷、元方澜《方叔渊遗稿》一卷、宋文同《古洋遗响集

  • 宋景濂未刻集

    二卷。明宋濂(1310-1381)撰。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,行世甚久。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(1655)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,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,编为此集,以补其遗。并以韩叔

  • 传神秘要

    一卷。清蒋骥撰。蒋骥生卒年不详。字赤霄,号勉斋。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其父蒋衡,字湘帆,后改名振生。以书法名于一时,曾写《十三经》呈乾隆帝,皇上特赐国子监学正。但蒋骥书法不如其父,而特以画名。此书共二

  • 观政集

    一卷。明李濂(1488-1566)撰。李濂字川甫,号嵩渚。祥符(河南开封)人。明代诗文作家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。官至山西佥事。此集是其正德十年(1515)在京观政时所作,故以为名。共赋二篇,各体

  • 印薮

    六卷。明顾从德撰。顾从德字汝修,上海(今上海市)人,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搜罗古印,摹刻成谱。首先是尚方诸玺(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)、其次是官印、再次是私印。皆按四声部分排,检索很方便。凡

  • 郑氏尚书注

    九卷。清袁钧辑。本书在每条引书下多附有考证,辨别诸说之同异。在辑录《尚书》郑玄的注解的各种本子中,以孔广林的本子为备,而袁本在此基础上则辑录了一些在经疏中为孔广林所未引者。当然,也有一些在其他各种书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