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残游记

老残游记

晚清刘鹗(1857-1909)撰。刘鹗字铁云,号洪都百炼生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。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,对通过科举博取功名没有兴趣,他崇拜西学,喜欢研究数学、医学、水利等,年轻时还做过医生和商人。曾在河南、山东巡抚处做慕宾,帮助治理黄河,获得声誉,以知府任用。后作官不得志,弃官经商,想去创办实业,但失败了。1900年义和团事起,八国联军侵入北京。刘鹗向联军购买太仓粮食,赈济北京饥民。结果清王朝以私开太仓之罪,将他充军到新疆,第二年七月病死在迪化(今乌鲁木齐)。刘鹗著述较多,除本书外,还有《治河七说》、《历代黄河变迁图考》、《铁云藏龟》、《铁云藏陶》、《铁云泥封》、《铁云诗存》等。《老残游记》二十回,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。作者在自叙中说:“棋局已残,吾人将老,欲不哭泣也得乎?”刘鹗看到封建社会“棋局已残”,不胜悲伤,想通过他的作品为这封建统治的“残局”指出一条“补残”的道路,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义制度。小说写一个被人称作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。他“摇个串铃”浪迹江湖,到处行医,和各地官场发生联系。他去查访酷吏的罪行,得到了庄宫保的信任,参加了平反冤狱的工作。他替城武县知县策划“制盗”的计策,同情被黄河水淹的百姓,批评清朝官吏对治河的无知。他的目的,就是要帮助象庄宫保那样的“贤臣”,整顿好吏治,撤掉害民的酷吏,帮助清朝治理好黄河,对人民实行“仁政”,来挽救清朝的没落。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,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,揭发了所谓“不要钱”的“清官”,其实是一些“急于做大官”,不惜杀民邀功、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。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。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。但作者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,他维护封建统治,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,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,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。《老残游记》的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里是比较突出的。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比较细腻、生动,象大明湖的风光、黄河的冰雪、桃花山的月夜等都写得自然逼真,色彩鲜明。白妞说书一节,写得绘声绘色,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。所以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称赞它“叙景状物,时有可观”。作为一部艺术作品,它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、在对生活的观察上、在细节的描绘上,都显示出作者不愿因袭、追求创新的精神。《老残游记》最初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在李伯元主编的《绣像小说》半月刊上连载,到第十三回中止。第二年在天津《日日新闻》重新发表,共二十回。全书在光绪三十二年出版。后有多种版本。今通行版本为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,近人陈翔鹤校,戴鸿森注。这个本子以天津《日日新闻》本为主,参校了《绣像小说》本、亚东图书馆本、艺文书房本,改正误字,订正标点,注释比较简明扼要。对书中的典故、清代的官制,都注得明白确切,对读者很有帮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文续编

    十四卷。容庚撰。参见《金文编》。此编专收秦汉金文,体例与《金文编》大体相同。1924年,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,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。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,重一千一百余字,采摭未富,故未印行,便将殷周金

  • 荆溪外纪

    二十五卷。明沈敕编。沈敕字克寅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编辑录其邑艺文人物,上起汉,下迄明。共诗十一卷。词赋、碑铭、序、奏议、书、题跋各一卷、记、传各二卷、风土记拾遗、纪遗杂说各一卷。采摭颇为详赡。

  • 毋自欺斋诗稿

    一卷。清陈其藻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其藻,字鲁塘,一字铁山。嘉应州兴宁(今广东兴宁)人。贡生,历署乐昌、花县儒学。其学根底经史,诗则血性淋漓,全从真气滚出,不作句雕字琢。著有《毋自欺斋诗稿》四卷。本卷辑

  • 春秋读意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见《易修墨守》)撰。作者认为,论《春秋》不当以褒贬看圣人,而应只录其事实,使人自见是非。对前人所谓《春秋》“字字有褒贬”之说有所矫正。今有《木钟台全集再集》本。

  • 大学古本通义

    一卷。附古本大学心测。清成瓘撰。瓘字肃中,号箬园,晚号古稀迂叟。邹平(今山东邹平)人。嘉庆六年(1801年)举人。是书初名《大学疑谳》,审定后改为《大学古本通义》。全书章段依郑,诠义依朱,使今古两家无

  • 昆林小品

    三卷。《昆林外集》。清魏裔介(1616-1686)撰。魏裔介字贞白,一字昆林,号石生,又号贞庵。柏乡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三年(1646)进士,官任工部给事中、吏部尚书、保和殿大学士、太子太保等。卒谥文

  • 金锁记传奇

    二卷。明叶宪祖(1566-1641)撰。宪祖字美度,一字相攸,号桐柏,别号六桐,又号榭园居士、榭园外史、紫金道人,浙江余姚人。系黄宗羲外舅,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举人,四十七年(1619)进士。曾

  •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

    ①一卷。隋代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辞条。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(436)所译。除此译本外,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。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(41

  • 家山图书

    一卷。不著作者姓名。《永乐大典》题为朱熹所作。今考书中引用诸说,有朱熹《家礼》,并且有朱子之称,故非为朱子所作。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说:“《家山图书》,晦庵私淑弟子之文,盖逸书也。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

  • 用我法斋经说

    一卷。清末江慎中撰。慎中生卒年籍贯及事迹等均不详。此书论古今经文,能破门户之见,持论公允。谓《尚书》与《礼记》古文,同出孔壁,《礼记》十七篇,今古文之异,尽见于郑玄注中,不过字句小殊,无关大义。《礼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