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剩

经剩

一卷。清章谦存(详见《周诰考辨》)撰。谦存所撰《郑风考辨》、《春秋比辨》,都是专编,此外尚有《说礼》十则、《书鲒埼亭凯风说后》一篇、《答友生问》十则,统统归于《经剩》。如根据郑康成之说,认为明堂为郊天之所,纠正了贾公彦、孔颖达的讹误;认为《仪礼》中的“旅酬”,不仅与生人饮酒相异,也和《宾尸》的“旅酬”不同。认为孔疏解“凯风”,七子作诗自责,其母于是不改嫁,七子因而有谕亲于道之功,而其母也不失为贤母的说法,就是《序传》的思想,不应认为《序传》不对。认为季氏舞八佾,夫子以忍加之,是昭公二十五年,平子逐昭公时的事情。《左传》载有:“禘于襄公,万者二人,其众万于季氏”。这年秋天平子逐昭公,禘一定在夏天。《传》用的是追叙之词。认为诸侯有废祭,无摄祭,大夫有摄祭,无废祭,士则无摄无废。按:以上诸说,都具精识。又认为《春秋》写“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”,又写“孙于齐”,“孙”就是与鲁断绝。但此后写“会”写“享”,不一而足,而没有到齐后的文字记载,一定是鲁史有其文而孔夫子删削去了。不是“孙”而认为是“孙”,“归”而不记载其“归”,这是大义之所在。对于夫人归鲁,则认为这是庄公假借念母之心而因之释解齐襄公之疑。按:此论很严正,但责备庄公未免过于苛刻。庄公即位时,年仅十三岁,思念母亲也是人之常情。齐襄公即使没有人性,还杀彭生以自解,更有何借口来伐鲁。其他所说,不过碎义而已。有道光年间强恕斋自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仁斋伤寒类书

    见《伤寒类证活人总括》。

  • 桂之华轩诗集

    四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朱铭盘(1852-1893)撰。朱铭盘字日新,号曼君。江苏泰兴人。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入吴长庆金州军幕,以积劳成疾,卒于军中。朱铭盘,年少家贫嗜古,诗才绝世。尝从方浚颐受业

  • 伤寒悬解

    十五卷。清黄元御(详见《周易悬象》)撰。黄氏在学术上推崇岐伯、黄帝、秦越人和张仲景,称他们为“四圣”,主张“理必《内经》,法必仲景,药必《本经》”。对《伤寒论》颇有研究,受方有执、喻昌影响,认为王叔和

  • 史部

    自魏晋以后,图书目录分类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。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分为13卷,《明史·艺文志》分为10类,清《四库全

  • 自西徂东

    五卷。德国花之安(详见《德国学校略论》)撰。这是花之安费时五年而得的传教专著。“自西徂东”,意为耶稣教起源于中东一带,后传入西欧各国,而现在又从西方传入东方的中国,故以此为书名。全书五卷,分为仁、义、

  • 尚书异读考

    六卷。清赵佑撰。《尚书》多异读,所以异义繁滋。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,而特从《尚书》的注疏、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,折衷为之考订。如“平秩南讹”一条,此书引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曰:“‘南讹’作

  • 后四声猿散套

    不分卷。清桂馥(1736-1805)撰。桂馥,字冬卉,号未谷。山东曲阜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选云南和平县知县。精通小学,以毕生精力研治《说文》,曾取《说文》与诸经之义相互疏证,著成《说文义

  • 学古诊则

    四卷。明卢之熙(详见《阂疟论疏》)撰。此书主要采《内经》微言,兼参扁鹊、张机之说,对比考证他们之间异同,注明其精奥,而备为诊家则式。全书共四十则,包括脉学源流、诊则、三部九候、脉理、脉法、脉位、生理病

  • 伤寒舌鉴

    一卷 清张登(生卒年不详)撰。诊法著作。张登字诞先,江苏吴江人。张倬之兄。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,对伤寒颇有研究,著有专书。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《伤寒缵论》、《伤寒绪论》。对其父的学术思想

  • 苕溪渔隐词

    二卷。清范锴(生卒年未详)撰。范锴著有《华笑廎杂笔》。此为所撰之词。首卷一百十五阕,附施国祁一阕。末卷八十七阕,附严字淦一阕。共二百零四阕。令曲慢词,雅正深隽。其运意布局,皆有法度,尤得南宋词眼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