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神仙传

神仙传

十卷。晋葛洪(详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撰。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,好事者常记录成书,令人去效仿追求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,不见有人成仙,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。据葛洪自序,他作《抱朴子内篇》讲述神仙之事,书既成之后,他的弟子滕升也不相信,因而问他得仙者是否真有其人。葛洪说秦大夫阮仓所记数百人,刘向所撰又有七十一人,世间所闻,千不及一。葛洪自称又抄集所见仙经服食方与百家之书载记,以及先师与耆儒们传说的“古之仙者”,作《神仙传》十卷,以传“知真识远之士”。葛洪认为刘向《列仙传》所述“殊甚简要,美事不举。”所以他作《神仙传》“愈于向多所遗弃也”。此本为明代藏书家毛晋所刊,所录八十四人,其中只有彭祖、容成公二条与刘向《列仙传》所载重复,其余都是《列仙传》所未载。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问题多有研究和考证。《四库提要》称另有载本,其文与此本大略相同,所载九十二人,认为是从《太平广记》所引抄合而成。称“《广记》标题间有舛误,亦有与他书复见者,即不引《神仙传》者,故其本颇有伪漏。”认为因《广记》未引《卢敖若土》一条,所以《汉魏丛书》不载录其书,以证明今传八十四人本不是全本。余嘉锡作《四库提要辨证》,据《文苑英华》所载梁肃《神仙传论》称葛洪《神仙传》所记“凡一百九十人”、与今传两本都不合,所以他怀疑葛洪原书已亡,认为“今本皆出于后人掇拾,特毛本辑者用心周密耳”。尽管此书未必葛洪原著,而且书中多有荒诞之处,但其为后世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物史料,也是可贵的。现存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道藏精华录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传信适用方

    二卷。宋吴彦夔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彦夔,字拙庵,南宋医家。此书旧本不著撰人姓氏,《宋书·艺文志》载此书亦不言作者,《四库全书》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,成于南宋淳熙庚子(1180)。全书分上、下两卷

  • 意园文略

    二卷。《事略》一卷。清盛昱(生平见《郁华阁遗集》条)撰。《意园文略》共二卷。卷一为序、《两淮盐法录要》序、《成场课士录》等八篇集序、《八旗文经》序、《阙特勤碑跋》、《芸香馆遗诗跋》等。卷二为劾疆臣欺蔽

  • 谔崖脞说

    五卷。清章楹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楹字柱天,浙江新城人。雍正癸丑进士,官至浙江青田教谕。《谔崖脞说》是章楹的一部杂说之作,此书都是记其随意抄撮之语,初名《噩捱脞说》,后改今名。卷一论述诗话,多记录同时代

  • 彭文思集

    六卷。明彭华(1432-1496)撰。彭华,字彦实,号素庵,安福(今江西安福县)人。明景泰五年(1454)进士第一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成化二十一年(1485)以礼部侍郎入直内阁,二十三年(1487)以

  • 菊花百咏

    一卷。明杨循吉(1458-1546)撰。杨循吉,字君谦,自号南峰山人,吴县(今属江苏)人,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授礼部主事,后乞病归。详见(《苏州府纂修识异》)。此编以菊花的不同种类,各按花名分

  • 殷墟书契后编

    二卷。清罗振玉编著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墟书契》条。罗振玉在编著出版《殷墟书契》、《殷墟书契菁华》后,于1915年仲春,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,作实地考察。回日本后,又“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,遴选《前

  • 春秋精义

    四卷。卷首一卷。清黄淦(详见《易经旁训增订精义》)撰。作者潜心经义,撰有《七经精义》,该书即其中的一种。卷首列有《总论》。按《春秋》十二侔公的顺序,有所心得,就分别条说,不录经文,也不别标篇目。大抵上

  • 八旗文经

    五十六卷。《附考》三卷。《叙录》一卷。清盛昱主编,杨宗羲续完。盛昱,字伯熙,镶白旗人,生卒年不详。光绪进士,官至祭酒。他博学多才,尤精于中外地舆,善考订经史,文誉满天下。著有《郁华阁遗集》、《雪屐寻碑

  • 陈刚中诗集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陈孚(1240-1303)撰。孚字刚中。台州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、翰林待制、兼国史院编修。集中《观光稿》一卷,为至元中署上察书院山长时作;《交州稿》一卷,为至

  • 甘泉乡人稿

    二十四卷。《余稿》二卷。清钱泰吉(1791-1863)撰。《年谱》一卷,钱应溥撰。钱泰吉,字辅宜,号警石,又号深庐先生,江苏嘉兴人;钱应溥系钱泰吉之子。钱泰吉以廪贡为海宁州训导近三十年,与其兄仪吉(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