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客难

礼记客难

四卷。清龚元玠(详见《畏斋周易客难》条)撰。元玠有《周礼客难》,已著录。《礼记客难》有《自序》云,“今专就四十九篇言之,《庸》、《学》已列入四子,《乐记》、《学记》亦皆有醇无疵;余四十五篇,程子疑《闲居》、《燕居》三无五起之说,亦为有见。此外有托为圣人之言者(如“武王已崩,抗世子法于伯禽”,及“郊禘非礼周公其衰”之类),有显与周制背者(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),有字讹事讹,未经别白者(《曾子问》,讹孝公为昭公;《效特牲》,讹裘为衮;《缁衣》,讹祭公为叶公),四十篇中,历历可指。学者诚能从事于礼治、躬乐、治心之言,更恭绎圣训,摘出‘执虚’如‘执盈’,‘入虚如有人’之言,以从事于主敬之学,而功无间断,则虽无周孔所制所定之原本,而二圣人已心许之,将自不愧为圣人之徒”等等。末题“乾隆癸已四月戊申南昌龚元玠书”。此书内容卷次分别是:卷一“自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车”至“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境内”,“视元士”,凡十一条;卷二自《月令》至“他日祭子路与”一节,凡二十一条;卷三自《郊特牲》申论“郊”至“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”,凡十九条;卷四自“正月日”至“可以有事于上帝”一节至《大学》,凡二十八条。此皆龚氏认为可疑及非《礼记》内容的地方。《礼记》原本汉大小戴、庆氏三家所注,其出于汉儒纂辑者自然亦多,但从汉立博立,唐撰《正义》之后,已与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并重。即间有可疑处,断不会如龚氏摘举之多。治经之病,其莫大于疑经,而删改次之。经而可疑,已在可废之列,何劳为之解诂?即如《序》内所指“郊禘非礼”,谓“托为圣人之言”,然“不王不禘”经已有之;“鲁以诸侯而禘”,就常理言,实难解于“僭越”。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,谓“未见《周官》,自逞臆见”,然《王制疏》本有卢植云“汉文令博士作此《王制》”之说;《月令》郑《目录》有“出《吕氏春秋》之说。但两篇存古制颇多,《月令》于“中夏农事”颇相宜。即如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,宋儒且提出列为“四书”,颇有欲跻于诸经之右。然每一节,多引《书》、《诗》两经,与《坊记》、《表记》略同。如果不为宋儒所尊,龚氏必又有所议。如所云“舜葬于苍悟之野”,为“荒谬无稽”。则龚氏未知唐虞之广大,且《史记》已言之。所云“禹代巡狩”者,皆出龚氏臆度,何可据之以翻《礼记》、《史记》之案。朱子于《中庸》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各节,“尚服郑、孔解释之精”;而龚氏之《序》,一则曰“郑孔心粗”,再则曰“郑孔疏漏”。可见龚氏学术并非深精,诸如此等,不得不为之辨证。治经疑古者亦宜深戒之。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蒿庵集

    三卷。清张尔歧(1612-1678)撰。张尔歧,字稷若,号蒿庵。济阳(今属山东)人。明末诸生,入清后归隐乡里,以教授著述为乐。平生深研经学、理学,并以此闻名于世。亦能诗能文,诗文多描写乡居生活及旅游见

  • 禹贡拣注

    二卷。清萧光远撰。萧光远字吉堂,遵义(今属贵州省)人。本书上卷为《山水汇钞》,下卷为《各州总论》,大抵以胡渭的《禹贡锥指》为主,同时参考《水经注》和马俊良所绘的《锥指》四十八图,拣择旧注,推阐确解,订

  • 鹿城书院集

    无卷数。明邓淮(生卒不详)撰。邓淮,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,明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,官温州知府。其为温州知府,因南宋时温州文人游学二程(程颢、程颐)、张(张载)、朱(朱熹)的有周行己等23人,

  • 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

    二十二种,二十八卷。民国萧一山(1902-1978)辑。萧一山,江苏铜山人,曾于北京大学等校任教,1948年去台湾。著有《清代通史》等。清王朝对太平天国文献大加禁毁,有关太平天国的记载也颠倒黑白、假造

  • 扬州梦

    二卷。清嵇永仁(1637-1678)撰。嵇永仁,字留山,号抱犊山农,江苏无锡人。康熙初年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僚。耿精忠叛清,嵇永仁与范承谟一同被执。在狱三年,坚贞不屈。范承谟被害,永仁自经而死。著有《抱

  • 周易本义辨证补订

    四卷。清纪磊撰。宋代朱熹依吕祖谦的《古易音训》撰《周易本义》。但至明代,治易者却把其割裂附于程颐《易传》之后,使人们很难见其原貌。清代惠栋据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及吕氏《古易音训》、《朱子语类》、程氏《易

  • 屈原赋注

    十二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,字东原,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著名思想家、学者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任《四库全书》馆纂修官;四十年(1775)赴殿试,赐同进士出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一

  • 二刻醒世恒言

    二十四回。题心远主人编次,芾斋主人评。心远主人真实姓名不详,尚有小说《十二峰》,已佚。前有雍正丙午(1726)清和下浣溟螺芾斋主人序,可证书成于清雍正年间。序称:“箧中有《醒世恒言二集》,……余不敢秘

  • 知不足斋丛书

    三十集,二百零七种,八百二十三卷。清鲍廷博(1728-1814)编辑。鲍廷博字以文,号渌饮,安徽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,迁居武林(今杭州)桐乡之邬镇。诸生出身,性耽文史,家中藏书极富,筑室储书。乾隆中四

  • 集千家注杜诗

    二十卷。作者不详。是书卷首载王洙、王安石、胡宗愈、蔡梦弼等四家序言。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,但为了夸耀繁富,故虚称千家,与事实大不相符。其诗句、篇后之评论,皆为刘辰翁之语。《四库全书》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