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福直指
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?-1683)撰。陆安德字泰然,耶稣会士,明末入中国,传教广东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死于澳门。《真福直指》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,此书以浅近之语文,述其教之大旨,上卷分五章,撰述世人享世福不能得真福,推理能明真福何在,癖儒释道三家太极空无为之说,劝人守十诫,修善德。下卷分五章,撰述天主三位一体,创世、降生、赎罪、上圣迹、天堂地狱诸说,间杂以俚言,以期常人易读易解。初刻于康熙十二年(1673),书前有康庭槐作序。有上海慈母堂重刻本。
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?-1683)撰。陆安德字泰然,耶稣会士,明末入中国,传教广东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死于澳门。《真福直指》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,此书以浅近之语文,述其教之大旨,上卷分五章,撰述世人享世福不能得真福,推理能明真福何在,癖儒释道三家太极空无为之说,劝人守十诫,修善德。下卷分五章,撰述天主三位一体,创世、降生、赎罪、上圣迹、天堂地狱诸说,间杂以俚言,以期常人易读易解。初刻于康熙十二年(1673),书前有康庭槐作序。有上海慈母堂重刻本。
一卷。清末韩晋昌撰。晋昌字西侯,山东潍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卷首有王文藻序,称其“笃嗜经学,博稽而能断。”据卷中之论,当非虚言。如解《尚书·武成》“血流漂杵”,考《国语》《六韬》《吕氏春秋》《
一卷。汉王逸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王逸字叔师,后汉宜阳人。顺帝时侍中。著《楚辞章句》及《赋诔书论杂文》,共二十三篇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为儒家。梁有王逸《正部论》八卷,失传。马总《意林》载《正部》
二卷。清王铭西(生卒年不详)撰。铭西字愚溪,自号大痴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自幼受业于同里许仲青、庄子珊及宜兴欧西青诸先生之门,补弟子员食饩。专力经学,博采清代诸家之说,尤服膺于庄存与、刘逢禄,自抒所
十五卷。明黄正宪撰。正宪字懋容,号广寓居士,浙江嘉兴人。其兄黄洪宪,两人都喜欢谈《易》。洪宪有《周易集说》三卷,今未见传本。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,所注专主于义理。为说以程颐《易传》、朱熹《本义》为宗,用
四卷。明熊逵编。熊逵,清江(今属江西)人。本书选录编者之乡里孙伟、敖英二人之诗。孙伟,字朝望,号鹭沙;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壬辰进士,官至鹤庆府知府。敖英字子发,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,官至
一卷。清朱孝臧(1857-1931)撰。朱孝臧生平事迹见《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》辞条。孝臧得赵氏星凤阁藏明抄本晏几道《小山词》,以校毛氏汲古阁本,择善而从。既以刊行,复撰校记于后。除用毛本外,参以汪大钧
一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孝经》)编辑。是书引《御览》“某作孝经”一百六十字,跟其他辑本相同。取《路史》校之,二者不同有:“某作孝经,文成而天道立”下有“乃”字,“天”下无“则”字,“玄云”作“玄霜”,“北
为人君者不多听,据法倚数以观得失。无法之言,不听于耳;无法之劳,不图于功;无劳之亲,不任于官。官不私亲,法不遗爱,上下无事,唯听所在。
一卷。明郑赓唐撰。郑赓唐,缙云(今浙江永康县)人。字而名,号宝水。明天启年间举人,学宗阳明并以经世自任。唐王时为吏部员外郎。并充福宁兵备。明亡后,隐居不仕。其人甚为至孝,并以事亲孝顺闻名。著有《读易搜
二卷。宋苏轼书,明万历元年(1573)临江府知府蒋凌汉、通判唐诏等重刻,后石残仅存一半;清乾隆五十二年(1788),翁方纲提学江西,按照松江徐氏石本补足后半。苏东坡之《金刚经》原迹书于宋元丰三年(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