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疮疡经验全书

疮疡经验全书

十三卷。旧本题宋窦汉卿(1186-1280)撰。又名《窦氏外科全书》。实为其裔孙窦梦麟辑自明代以前诸书并增经验方的托名之作。原书约成于明隆庆三年(1569)。后为清洪瞻岩所获,复参考其他刊本,与陈友恭共同校刊、编纂而成,刊于康熙五十六年(1717)。后又附“毒疮秘录总说”一卷。卷一为咽喉、牙、舌诸证,包括缠喉风、乳蛾、喉痹、重舌、木舌、牙宣等;卷二为头面部疮毒,包括发脑、顶门痈、眼丹、面风毒等;卷三为胸腹腰肋部痈毒,包括肺痈、肚痈、乳痈、腑痈等;卷四为手部诸毒疮及搭手、流注、发疗等;卷五为委中毒、臁疮、阴蚀疮、坐马痈、湿毒疔疮等;卷六为腿膝足部诸证,如鹤膝风、跟疽、膝腿毒、诸瘤、鞋带疮等;卷七为大麻风、癞、冷疳、痔漏等;卷八为痘疮形症;卷九为疮疡各种外治法及汤、散、膏、丹诸方;卷十为用药、脉诀、五脏图说、决生死治法;卷十一为杂症奇方;卷十二为怪症及小儿杂症方;卷十三为毒疮证治。书中收录内容丰富,不仅有各种外科诸症的病因、证治、经验,还收录治疗方法。不仅限于外科疮疡的论说,亦涉及五官、皮肤性病、小儿科、诊法及解剖等诸多方面。各病证论、图、方俱全。以临床实践为基础,内容朴实,论证确切、平正,论题范围十分广泛,选方简明实用,文图并茂,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参考价值。然此书亦多附会之处,内容、编次稍嫌庞杂、芜乱。有明三衢大酉堂刻本(残卷)、康熙十五年(1750)五云楼刻本、康熙五十六年(1717)浩然楼五桂堂本重镌本、清经元堂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濂洛风雅

    六卷。元金履祥(1232-1303)编。金履祥字吉父,号仁山。浙江兰溪人。著有《尚书表注》等。是书乃至正十六年(1356)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。原本选录周子、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,而冠以

  • 政学合一集

    无卷数。清许三礼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三礼字典三,号酉山,河南安阳入。顺治十八年进士,授浙江海宁知县。海宁地濒海,多盗,许三礼练乡勇,严保甲,擒盗首,益修城壕,筑塘浚河,救灾储粟,教民以务本,立书院。康

  • 毛襄懋集

    十八卷。明毛伯温(?-1544)撰。毛伯温字汝砺(一作汝厉)江西吉水人。生年不详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。累官刑部尚书。总督宣大山西军务,有守边安境之功。卒谥襄懋。此本共诗十卷,文八卷。文格颇疏畅。

  • 悟真篇注解

    三卷。明张位(详见《问奇集》)撰。宋代张伯端所撰《悟真篇》传世后,曾有诸家为之作注,各家所见不同,一般认为翁保光注本较近于经旨。元代以后,由于多有窜乱而失原貌。张位撰此书,就是想明其经旨,为学者释迷正

  • 类姓登科考

    六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书之前后亦无序跋。其书收取明代凡登进士者,以姓类分次。每人各注明乡贯、科分、甲第。爵位显达的,并注明其官阶爵谥,或一家族者,并注明其关系。记载颇为详实。所记下至崇祯末年。其书似为清

  • 松冈集

    十一卷。明姜洪(约1447前后在世)撰。姜洪,字启洪,号松冈,乐安(今江西乐安县)人,(生卒年不详)。明宣德八年(1433)进士,改庶吉士,除检讨,升修撰。著有《松冈集》。是集凡十一卷。序二卷,记一卷

  • 沅州府志

    四十卷首一卷,清张官五等纂修,吴嗣仲等续修。吴嗣仲,保山人,曾任沅州府知府。沅以州名,始于唐代。迄清乾隆初元,始升为府。明志佚而无传。乾隆七年(1742)知府朱琰纂修志书一部,名曰《沅州府志》。二十二

  • 七国新学备要

    一卷。英国李提摩太(详见《西铎》)撰。这是李提摩太写于1889年的关于比较教育方面的著作。在自序中他称于光绪十二年(1887)调查英国教育状况,又去德、法二国考察教育,还购置了欧洲各国与美国的新书,籍

  • 善生福终正路

    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详见《真福直指》条)撰。《善生福终正路》是一部传播耶稣教义的通俗读物,此书分上下两卷,卷一撰述修身、理家、祈祷、看经、听讲、解罪诸法。卷二撰述圣体、弥撒、受难诸说。终言福死之方。总

  • 成败志

    一卷。晋孙毓撰,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孙毓有《毛诗异同评》,已著录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云,儒家,梁有《孙氏成败志》三卷,孙毓撰,已失传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意林》皆云三卷。《意林注》云,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