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洞方术图解

洞方术图解

二卷。清夏鸾翔(1823-1864)撰。夏鸾翔字紫笙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聪颖好学,精擅中算,与戴煦世好,为项名达高足,研习项、戴、徐(有壬)、李(善兰)诸家与西方微积分学甚钻。1863游广州,与邹伯奇、吴嘉善共研算学,次年五月卒于广州。著有《洞方术图解》二卷(1857)、《万象一原》九卷(1862)、《少广缒凿》一卷、《致曲术》一卷、《致曲图解》一卷。他去世后邹伯奇为之汇刻成《夏紫笙算书遗稿》,1873年陈璞等将《夏紫笙算书遗稿》(不包括《万象一原》)附刻于邹伯奇的《邹征君遗书》中。夏鸾翔在1857年寓居北京时撰《洞方术图解》二卷,专论造正弦、正矢表的算法问题。他认为幂级数展开三角八线虽简于古法,但须经多次乘除方可得出其各项数值,计算工作相当繁重。为简化算法,他依差分理论提出一种造表方法,只须预先计算好表中所列的正弦值或正矢值的逐次差数,用加减法就可造成全表。在实际运用中省去了逐项计算之繁,大大改进了算法。至于用差分法出现的误差,即“积久差大之患”,可以“补尾术”修正之。此法还可造正矢表,但夏氏意在算法改进,故未给出数表。《洞方术图解》版本有《邹征君遗书》附刊本,现藏北京图书馆与浙江图书馆;《中西算学丛书初编》本,藏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;徐树勋成都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事义全考

    十六卷。明姜宝(详见《周易传义补疑》)撰。姜宝认为,《春秋》义在褒善贬恶,其中如所谓尊君父、讨乱贼、敦典庸礼、内安外攘的“经世之法”,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。《春秋》“盖多直书而义见,即有笔削,其褒贬亦多

  • 唐宋八大家文抄

    一百六十四卷。明茅坤(1512-1601)编。茅坤字顺甫,号鹿门,归安(今属浙江吴兴)人。嘉靖进士,官至广西兵备佥事。古文功力尤深,又喜欢谈兵。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、欧阳修文体,最推崇唐顺之。迁大名

  • 日讲礼记解义

    六十四卷。是编为康熙帝讲晏旧稿,未及成帙,乾隆元年,始诏令儒臣排纂颁行。康熙有言:六经之道同归,而《礼》、《乐》之用为急。孔子曰,安上治民莫善于礼。又曰,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。诚以礼者,范身之是而兴行起

  • 颜氏家训校记

    一卷。清郝懿行(1757-1825)撰。懿行字恂九,山东栖霞人。平生著述颇多,主要有文集十二卷,笔录六卷,《证俗文》十八卷,《宋琐语》一卷,《尔雅义疏》十八卷,《易说》十二卷等。《颜氏家训校记》为懿行

  • 龙图公案

    十卷。不题撰人,成书于明代。公案小说,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。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,人称包龙图,故此书题《龙图公案》,又俗称《包公案》。考书中故事,除卷五《割牛舌》一则见于《宋史》、可证为包拯断案

  • 戴氏三俊集

    三卷。清戴芬、戴福谦(1808-1840)、戴莼三兄弟合著。戴芬,字骏伯,号清来,德清(今浙江省德清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诸生。年仅26岁而卒。著有《重荫楼诗集》。戴福谦,一名芳,字贻仲,号琴庄,道光丁

  • 云栖纪事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此编不著撰者,经稽考,当成于寺僧宏熹之辈。云栖开山于宋初的志逢,至明代为莲池大师的道场,世称名山胜地。清初,康熙、乾隆皇帝南巡至此。嘉庆间不慎失火,后发币兴修。咸丰间兵燹载经,寺无完址

  • 诗经说通

    十三卷。明沈守正撰。守正字允中,号无回,钱塘(今属浙江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癸卯举人,官国子监博士。是编成于万历(1615)乙卯年。其说颇以《朱传》废序为非,其旨欲以意逆志,以破拘牵。所引诸书,不过

  • 避暑录话

    二卷。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叶梦得字少蕴,号石林居士,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迁居湖州乌程(今浙江湖州。生平事迹详见《石林燕语》。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,岿然耆宿,藏书至三万余卷

  • 春秋名臣传

    十三卷。明姚咨撰。咨字舜容,又字潜坤,号茶梦主人,又号皇象山人,无锡(今属江苏)人,生卒事迹不详。喜藏书,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。有《潜坤集》。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,然邵宝编撰未毕,故咨续成之。书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