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河源纪略

河源纪略

三十六卷。首一卷。清纪昀撰。纪昀(1724-1805)字晓岚,又字春帆,晚号石云。乾隆进士。累迁侍读学士。坐事戍乌鲁木齐,寻释还。复授编修。官至协辨大学士,加太子太保,卒谥文达。纪昀贯通经史,旁通百家。任四库全书总纂。前编提要,校订整理,皆出其手。还著有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、《纪文达公文集》。《河源纪略》故宫博物院影印本,共三十六卷,卷首一卷为御制诗文。其下分七门。一曰图说,为三卷,有河源全图、葱岭河源图、和关河源图、北山河源图、罗布淖尔图、东境北路诸泉图、罗布淖尔东南方浮流沙图、阿勒坦郭勒重源图、河流积石山南会三昆都伦河图、河流绕积石山三面至贵德图、库库淖尔图。又附汉书水经注河源图,及唐刘元鼎出使所穷河源图。二曰列表,为五卷,有河源分合复见表、河源星度表、河源流行方向表、河源古今地名表。三曰质实,为五卷,大旨谓河水发源葱岭,西源为喀什噶尔河,西南源为叶尔羌河,又一源为河关河,三源既合,行经戈壁之北,为塔里木河。东行至罗布淖尔,而伏潜流千五百里,乐南至阿勒坦噶达素斋老流出。是为河水伏流重出之真源。四曰证古,为六卷,一曰昆仑,二曰葱岭河源,三曰于关河源,四曰北山枝河,五、六曰青海重源。五曰辨讹,为六卷,所辨为《山海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水经》、《郡国志》、《隋书》等著作中错讹之处。六曰纪事,为六卷,首载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,末载平定青海告成太庙碑文。余则叙述河水所经各地。七曰杂录,为四卷,凡河流所经,风俗土宜,物产气候,名山胜迹,石刻神象,轶闻琐事,悉附载焉。此书图表明晰,辨说翔实,博引旁征,折衷贵当,展卷了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志

    十五卷。清汤秀琦(详见《读易近解》)撰。此书分“表”和“书法”两部分,有年表八种,即:春秋事迹年表,春秋大纲年表,天王年表,十二伯主年表,鲁十二公年表,列国年表,经传小国年表,列卿大夫世表,二百四十二

  • 蜀碑记补

    十卷。清李调元撰。李调元(1734-1807),文学、戏剧理论家。字羹堂、赞庵、鹤洲、号雨村、童山寿翁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。历任广东学政,直隶通永兵备道。曾得罪权臣和坤

  • 张杨园年谱

    ①一卷。清姚夏辑。姚夏字大也,浙江桐乡人。为谱主门人。谱主张履祥(1611-1674),字考夫,号念之,浙江桐乡人。明诸生,入清未仕。一生从事讲学、著述。因居桐乡清风里杨园,学者称杨园先生。履祥为清初

  • 摄生消息论

    一卷。元邱处机(1148-1227)撰。邱处机,又作丘处机,字通密,号长春子,登州栖霞(今属山东省栖霞县)人。据《元史·释老传》、《甘水仙源录》等书所述,邱处机十九岁就于宁海昆仑山(在今山东文登县西北

  • 读史兵略

    四十六卷。清胡林翼(1812-1861)撰。胡林翼,字贶生,湖南益阳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。咸丰三年(1853),由四川按察使调任湖北,镇压太平军。六年,升任巡抚,长期以湖北为中心与太平军作战

  • 从化县志

    五卷,清郭遇熙修,张德桂纂,梁长吉增补。郭遇熙(1650-1720),字骏臣,号省斋。河南新乡人,进士,康熙二十八年(1679)任从化知县,擢刑部主事,学业多有成就,编修《从化县新志》,著《郭氏族谱》

  • 海道图说

    十五卷,附长江图说一卷。金约翰(John W·King)辑。金约翰,英国人。《海道图说(附长江图说一卷)》江南制造局本,共十五卷。卷一、卷二、卷五为英国付兰雅(John Fryer)译。卷三、卷四及卷

  • 宣和画谱

    二十卷。不著撰人名字。“宣和”乃宋徽宗赵佶在位后七年的年号,从1119-1125年间,盖时人奉敕所撰。《宣和画谱》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画,始自魏晋,所载共二百三十人,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。分为十门,随其

  • 自怡集

    一卷。明刘琏撰。刘琏,字孟藻,浙江青田人,生卒年不详。诚意伯刘基长子。洪武十年(1377)为考功监丞,兼试监察御史。后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,为胡惟庸所胁,坠井死,年仅32岁。事迹附见《明史》刘基传。此

  • 左逸

    不分卷。明王世贞(1526-1590)撰。世贞字元美,自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学者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,累官刑部尚书。世贞长于诗、古文辞,与李攀龙齐名,世称“王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