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石经残字考

汉石经残字考

一卷。清翁方纲(1733-1818)撰。方纲字正三,号覃溪,顺天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乾隆十七年进士。历任编修,右中允,侍读,侍讲,侍读学士,侍讲学士,粤、赣、鲁等省学政,国子监司业,内阁学士、鸿胪寺卿等官,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、书法家,著述闳富,有《复初斋文集》等。此书所载汉石经残字,据称有《尚书》三段。第一段是《盘庚中》至《盘庚下》,两篇之间空一格。与洪适的《隶释》相较,每行失去下面一半。第二段是《洪范》,比《隶释》每行多三个字。第三段是《君奭》,其第二行比《隶释》多三字。第一段《盘庚》从黄秋盦藏本。末行“凶德绥绩”四字,则秋盦本无,从松江王氏抄得。孙退谷藏本有此“凶”字,及三半字。又见如皋江氏重刻本,则仅有“”字之右半。所以分别记录如此。《洪范》《君奭》二段,皆金匮钱氏藏本。按钱氏藏本还有《鲁诗》的《魏风》《唐风》,《仪礼》的《大射仪》和《聘礼》,《公羊传·隐公四年》,《论语》的《微子》篇和《尧曰》篇,共五百余字,都是《隶释》所无的,不知从何而来。有人认为是钱泳的赝作。难成定论。又翁氏根据《公羊传》残碑,认为由此可知古本经自为经,传自为传,不象今日的版本那样,把传文附于经文。但他不知道《隋书·经籍志》已有“一字石经春秋一卷”“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”的说法。经、传的分列,早就有明文。新出土的石经中可资考证的也很多。有《石经汇函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晁氏三先生集

    原为宋代黄汝嘉辑,是晁氏族姓类丛书,原收书四种八卷,有宋晁迥《昭德新编》三卷、晁迥《道院集要》三卷、宋晁冲之《具茨晁先生诗集》一卷、宋晁说之《晁氏客语》一卷。至明代晁进重编。晁进字君石,号春陵,晁氏后

  • 丰阳人文纪略

    十卷。清聂芳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聂芳声,字晦之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。分类编次,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,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
  • 元史艺文志

    四卷。清钱大昕(生平详见《元史氏族表》)撰。《元史》成书仓促,未修艺术志。大昕有志续补,广罗当时文士撰述,录其书目,以补《元史》之阙。以四部分类,凡经类有十二:易、书、诗、礼、乐、春秋、孝经、论语、孟

  • 水云村泯稿

    三十八卷。元刘埙(1240-1319)撰。刘埙字起潜,号水云生。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元至大中为延平教授。著有《隐居通议》。埙才力雄放,尤长于四六。其文集旧有二本,一即此本。为明洪武年间其孙琰所手抄。多

  • 陆放翁年谱

    一卷。清赵翼(见《廿二史札记》)撰。该谱记宋朝陆游。文笔简净,而许多年代考证却不甚精严。可参看钱大昕著述。现有《瓯北诗话》本。

  • 致曲图解

    一卷。清夏鸾翔(详见《洞方术图解》)撰。《致曲图解》是夏氏对圆锥曲线综合研究的成果。他首先介绍了西方按次数把代数曲线的分类:一次式为直线;二次式为圆、椭圆、抛物线和双曲线;三次式八十种曲线;四次式有五

  • 綦崇礼年谱

    宋綦焕撰。綦焕为綦崇礼孙,官至德兴(今江西德兴)知县。綦崇礼(1083-1142),字叔厚(一字处厚),宋北海(今山东潍坊)人。南渡后寓居临海(今属浙江),世称北海先生。历任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、绍兴知

  • 南宫奏稿

    五卷。明夏言撰。夏言(1482——1548),字公谨,号桂洲,江西贵溪人。正德进士。嘉靖初年曾为谏官,禁勋戚请乞,奸人投献。嘉靖十五年(1536),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,不久成为内阁首辅,后遭严嵩

  • 七国考

    十四卷。明董说〈详见《易发》〉撰。本书主要根据《战国策》和《史记》,辅以先秦诸子及杂史,分职官、食货、都邑、宫室,国名、群礼、音乐、器服、杂记、丧制、兵制、刑法、灾异、琐征共14门,编载战国时期秦、齐

  • 读史兵略续编

    十卷。清胡林翼撰。此书体例同《读史兵略》。因前编终于五代,故又作《续编》,述宋、元、明三朝兵事,取材于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和《明史》。此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铅印本,据莫友芝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