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毛郑诗考正

毛郑诗考正

四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字慎修、又字东原,号杲溪,休宁(今安徽屯溪市)人,清代著名思想家、考据学家。商贩家庭出身,少而好学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中江南乡试,后屡考进士不第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奉诏充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,授翰林院庶吉士,以病卒。著有《孟子字义疏证》三卷、《方言疏证》十三卷、《毛郑诗考正》四卷、《郑康成诗谱考证》一卷、《杲溪诗经补注》二卷、《尔雅文字考》十卷、《屈原赋注》九卷、《大学补注》九卷、《中庸补注》一卷、《仪礼考证》一卷、《尚书义考》二卷、《原善》三卷、《校正水经注》四十卷、《戴东原集》十二卷,另有《声韵考》、《声类表》、《考工记图》、《勾股割圆记》、《葬法赘言》等书。戴震少时勤学好问,长成后对经学、天文学、历算学、地理学、音韵学、训诂学等,均有深入研究。震治经重证据,不轻信,“实事求是,不主一家”(钱大昕语);重训诂,重考据,于古代名物之考释颇有创获,且善于从训诂探讨古书之义理,成为乾嘉时代“皖派”考据学大师;又精研哲理,以考证、训诂阐发古书哲理,批判宋以来理学家之唯心主义观点,建立了戴氏哲学体系。《毛郑诗考证》一书,既不遵毛,亦不遵郑,而是以考据资料为依据,实事求是,故结论颇为公允。如《出车》诗,毛诗序以为是文王时诗,是“劳还率(帅)也”,郑玄亦以为是文王时诗,但说是文王“遣将帅及戍役”之词,与毛诗不尽相同。戴震经考证认为文王之臣无南仲氏,由此否定毛、郑之说,而断为宣王时诗。据《史记·匈奴传》及桓宽《盐铁论》看,汉时早有是说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记马融治《诗经》,亦认为诗出于宣王之时。故戴震之说颇有根据。是书在补正训诂方面亦有成就。有《戴氏遗书》本、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孔子集语

    三卷。南宋薛据(生卒年不详)编。薛据字叔容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,官至浙东常平提举。林德旸《霁山集·二薛先生文集序》称“薛氏世学盖三百年,玉成公学于慈湖杨敬仲,刊华据实,犹程门绪余,以弓冶授其子叔容。

  • 诗学正宗

    十六卷。明蒲南金(约1537前后在世)编。蒲南金,吴县(今属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元年(1522)举人,官国子监助教。是书选历代之诗,起唐虞古辞,讫唐人近体。自四言至七言绝句,分为九体;每体中又分为正始、

  • 明堂图说

    一卷。熊罗宿(?-1931)撰。罗宿,字绎元,江西丰城(今江西丰城市)人。光绪丙申(1896)丁巳(1905)间以高材生从善化皮锡瑞于章门景陆堂讲经。皮氏因党禁被黜离国,罗宿也浪迹日本。是书以《周礼·

  • 丁野鹤诗钞

    十卷。清丁耀亢(1599-1671)撰 丁耀亢,字西生,号野鹤。诸城(今山东诸城)人。顺治中,由贡生官至惠安县知县。著有《续金瓶梅》、《丁野鹤诗钞》。是集凡十卷,分为五种。其中,《椒邱集》二卷,为其任

  • 释谷

    四卷。清刘宝楠撰。刘氏生平著述,见“论语正义”。是编专释谷名。宝楠认为程氏《九谷考》于麦豆麻考证甚详、余则颇多阙略失误,遂广引群书,旁推交通、对程氏之说加以辨证,如谓程氏以“穱麦”为“爵麦”、“穞豆”

  • 铜弦词

    二卷。清蒋士铨(1725-1785)撰。蒋士铨字心余,一字苕生,号清容,又号藏园,江西铅山人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进士。曾授翰林院编修,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不久以养母乞归。此后又一度入都补官记名御史

  • 物理小识

    十二卷。明方以智(1611-1671)撰。方以智,字密之,号鹿起,又号曼公,桐城(今属安徽)人,为明末四公子之一。崇祯十三年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。清兵入关以后,南走广西,桂王亡,出家为僧,改名大智,字无

  • 处实堂集

    八卷。明张凤翼(1527-1613)撰。张凤翼,字伯起,号灵墟。长洲(江苏苏州)人。为张献翼、张燕翼之兄,并有才名,吴人有说:“前有四皇(皇甫四兄弟),后有三张”。凤翼嘉靖四十三年(1564)中举人,

  • 程氏演繁露

    见《演繁露》。

  • 宁远堂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朱成点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宋成点字司衡,宁乡(今山西汾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朱成点累试不第,老于诸生,工诗。著有《宁远堂诗集》。是集为其自编。其诗风平衍,无特色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