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梁山县志

梁山县志

十卷首一卷,清朱言诗纂修。朱言诗,东湖人,曾任梁山县知县。梁山西魏置梁县,属万川郡。后周属巴东郡,隋属信州。唐初属南浦郡,后改属万州。宋改置梁山军。元升为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),省州入梁山,编户十一里。清因之,编户三里。梁山县志,创修于嘉庆县令符永培,同治县令艾鉽重修,兹编则为续同治艾志而作。《梁山县志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,共十卷首一卷,卷首为新旧序、新旧凡例、新旧纂修姓氏、舆图、圣谟。正文分为卷一,星度志。卷二,舆地志,沿革、疆域、形胜、山川、水利、古迹、名墓、义冢、风俗属之。卷三,建置志,城池、公署、公所、津梁、场镇、街坊、坛庙、寺观属之。卷四,食货志,户赋、仓储、盐法、杂课、蠲恤、物产属之。卷五,学校志,学宫、额名、县学田、学田局、书院、义学田、义学、乡学、卷局、宾兴、书籍、仪礼、乡饮、讲约属之。卷六,武备志,防御、寨堡、驿递属之。卷七,官师志,知县、教职、县丞、驻防把总、典吏、名宦属之。卷八,选举志,进士、举人、武科、五贡、封典、应例属之。卷九,人物志,列传、列女属之。卷十,艺文志,疏、序、记、铭、引、跋、客问、赋、诗、杂识属之。此志仿史家十志之例,分为十门。卷首舆图绘制十分精致。旧志八景图阙如,此志一一补之,以备后人查考。综观全书,援引赡博,行文流畅。惟艺文既已别立一门,又复散见各门,于体例似有未协。尚有民国二十四年(1935)石印补版重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义乌先哲遗书

    三种,五卷。民国黄侗编。黄侗字晓城,浙江义乌人。丛书收义乌乡贤遗著三种;清陈德调二种,楼杏春一种。陈德调为嘉庆进士,曾为衢州府学教谕,丛书收其《我疑录》一卷附《读古本大学》一卷、《存悔堂诗草》一卷,前

  • 通天台

    清吴伟业撰。其生平见《梅村集》条。此剧写主人公梁朝尚书沈炯自梁亡后,身遭离乱,失路异乡,旅居长安,忧愁不堪。一天,带着小僮来到长安郊外荒凉之地,偶至汉武帝通天台遗迹。观之不禁生古今兴亡之感,恣情痛哭于

  • 九经辨字渎蒙

    十二卷。清沈炳震(生卒年月不详)撰。炳震字寅驭,号东甫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岁贡生,乾隆初,举博学鸿词科不遇。专攻古学,考订博辨,一生著述颇丰,除此书外,尚有《新旧唐书合抄》、《廿一史四谱》、《唐诗

  • 神仙通鉴

    见《列仙通记》。

  • 西村集

    八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史鉴(1434-1496)撰。史鉴字明古,因家居西村,人称西村先生,江苏吴江人。他隐居不仕,终身布衣。王恕巡抚江南时,闻其名,延见之,与其讨论时政,史鉴指陈利弊,王恕非常佩服其才

  • 唐韵四声正

    一卷。清江有诰撰。有诰生平见“音学十书”。古音声调问题,诸家之说至为纷歧。陈第谓古无四声;顾炎武谓古人四声一贯,又谓入为闰声;江永谓古有四声,但《诗》韵可四声杂用;段玉裁谓古无去声;孔广森谓古无入声;

  • 中庸点缀

    一卷。明方时化撰。方时化事详《易引》条。此书首为《中庸》总提,次载《中庸》全文,每段或总批,或旁批,以释氏解儒书。《四库全书》采用江苏周厚堉家藏本。

  • 大隐集

    十卷。宋李正民(约1127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政民,字方叔,扬州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政和二年(1112)进士。高宗时,为中书舍人,曾奉使通问隆祐太后。后守陈州,金人掳之北行。绍兴十二年(11

  • 蒲州志

    十二卷。清侯康民修,贾潆纂。侯康民字容,江苏泰县人。顺治十八年(1661)任蒲州知州。按蒲志肇于明代有三修,创始成化丁未知州许鹏,续修嘉靖三十八年知州边像,再修万历四十一年知州毕自严。成化本久已失传,

  • 史记疑问

    一卷。清邵泰衢撰。邵泰衢,字鹤亭。钱塘(今杭州市)人。雍正初年任钦天监左监制。他精研礼学,兼算术。著有《史记疑问》。《檀弓疑问》。《史记》成书后,班固议其宗旨,刘知几议其体例,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