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桃符记

桃符记

二卷。明沈璟(1533-1610)撰。璟字伯英,号宁庵,又号词隐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除兵部主事,吏部员外郎,降行人司正,升光禄寺丞。后罢官屏迹郊居三十余年,致力于戏曲研究,并编写传奇剧本,反对雕琢词藻,提倡文字朴素,但过求声律,对内容有所束缚。戏曲论著多不传,所著词曲甚丰,现仅存《南九宫十三调曲谱》。传奇作品有《义侠记》、《博笑记》、《埋剑记》等十七种,合称《属玉堂传奇》。又改编《牡丹亭》为《同梦记》;《紫钗记》为《新钗记》。今仅存《义侠记》等七种;《分钱记》等八种,仅存残曲。王骏德《曲律》卷四称其曲学甚神,泛滥极博,斤斤返古,力挽狂澜,中兴之功,良不可没。盖词林之哲匠、后学之师模也。后有部分戏曲作家拥护其主张,模仿其曲作风格,称之为吴江派。《桃符记》二卷,二十七出。演刘天义、裴青鸾故事。剧情梗概为:洛阳刘天义,游学汴京。寄寓黄公店,因川资短缺,靠书写春帖糊口,又有裴青鸾,父裴公,母曾氏,亦洛阳人。因饥荒投汴京故人,未遇。裴公疾殁。枢密傅忠买青鸾为妾,其妻云氏妒甚,密命堂候官王庆杀之。被军牢贾顺纵放,昏暗中母女逃散。青鸾逃至黄公店,又被店佣持斧逼奸不从,而惊致死,埋于后园中,后刘天义回店,张灯夜读,青鸾魂称为邻女进谒,天义赠以〔后庭花〕词,青鸾和之。此时青鸾母亦投宿该店,闻女唱和声,破门而入,女忽不见,其母乃谓天义匿女,诉之开封府。傅忠此时也索青鸾母女不得,亦诉于开封府,同日包拯连接两状。复有鬼魂诉冤,经一番周折,终于真相大白,并缉王庆及店佣等杀人案犯归案,绳之以法,又以神丹救活青鸾,并判与天义为妻。元郑廷玉亦有《包待制智勘后庭花》杂剧一本,与此记情节,颇相符合。此剧词采意境,皆属平平,然结构谨密,脉络清晰,且能守曲律,亦不失为戏曲佳作。有满洲傅氏藏康熙壬寅钞本,本剧一卷本有丛书《古本戏曲丛刊初集》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经集解

   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。清雷学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学淇字瞻叔,号竹卿,又号介庵,顺天通州(今河北通县)人,经学家、考证学家。嘉庆十九年(1814)进士,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,不久即以亲老告归。生

  • 心斋类编

    二卷。明王元鼎编。元鼎,泰州安丰场(今属江苏东台县)人,生卒仕履不详,为哲学家、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(号心斋)的后代。该书主要记录王艮在崇祯四年(1631)从祀孔庙的始末情况。上卷为奏疏类,下卷为别传类

  • 学海堂经解缩本编目

    十六卷。清凌忠照、张绍铭编。二位编者生卒年、号和生平事迹皆不详。此书与敬修堂编目、蔡启盛检目又有不同。其以十三经为序,每经为一卷,唯《春秋》一卷,加列三传。《大戴礼记》一卷,列《礼记》之前。至于单词只

  • 扬州府志

    ①四十卷。清金镇纂修。金镇,字长真,又作长征,清顺天宛平(今属北京市丰台区)人,原籍浙江山阴(今绍兴),明举人。顺治初曹县知县,康熙十三年(1674)任扬州知府,后升江宁驿传盐法道副使,兼署盐运司,升

  • 经冶堂解义

    二卷。清郭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坛字岱封,山东潍县(今潍坊市)人。乾隆乙卯优贡,考授主簿。素怀淡泊,不营仕进。郭坛为学不同世俗,举凡典章、名物、地理、氏族、律吕、文字、训诂之学,无不研究。每治一经,既

  • 赐闲堂集

    四十卷。明申时行(1534-1614)撰。申时行,字汝默,号瑶泉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第一,授编修,万历中,累官吏部尚书,继张四维为首相,谥文定。著有《书经讲义会编》。是

  • 史地丛考初编

    一册,续编一册,三编一册。《史地丛考初编》辑考证之文十篇:①龟兹语考。说明在西域发现的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。②王玄策使印度记。辑唐书并释藏之文、考证王玄策使印度事。此二篇为烈维(Sirevi)撰。③高

  • 德国学校略论

    二卷。德国花之安(1839-1899)译述。花之安,德国礼贤会教士,汉学家。1865年来华传教,1885年加入同善会,1898年移居青岛,后死于该地。花之安对中国植物学有较深的研究,并发表过许多宗教哲

  • 汉诗总说

    一卷。清费锡璜(生卒年不详)撰。锡璜,字滋衡,江苏吴江(今苏州市)人。其自署称成都,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,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。原来,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《汉诗说》十卷,依冯惟讷《诗纪》

  • 吕氏春秋

    二十六卷。相传为秦吕不韦(?-前235年)撰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《吕氏春秋》有二十六篇。今本凡十二纪、八览、六论:纪所统子目、六十一、览所统子目六十三、论所统子目三十六,实一百六十篇。另外,《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