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贯

易贯

① 十四卷。清张叙撰。张叙字凤冈,太仓人。雍正十年(1732)举人。此书经传次序将“小象”总列于六爻之后,而将“大象”置于《彖传》之前。“小象”置后创自宋吴仁杰,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创于周燔。而张叙乃以为有所创获,其实是他不知道有吴、周二家书。至于图学乃是传自邵子,其位置都依《说卦》而定,周子太极图初不讲八卦,此书均强为牵合。又批判诸儒爻变之说,而以为《左氏》所记载的占法是《周易》没有成为经时卜筮家杂用以测验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② 五卷。清俞樾撰。此书为俞氏晚年所作,旨在推求易理,触类引申。其于自序中称:“圣人之辞亦姑就所见者而系之,其不必皆同者。机之所触无一定也。其不妨偶同者,使人得由此而测之也”。其说大旨与焦循易学相出入。但由于作者为经学大师,长于训诂之学,故其解说往往能依经立义,不囿以往经师之说。如说坎为水、兑为泽,泽亦水也,经传“涉大川”不必尽以坎言,又驳斥虞翻乾为神,坤为鬼之义,说神鬼本足泛指,不必专指乾坤等,都不愧为道儒之论。有第一楼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韵法本俗

    一卷。清丁恺曾撰。恺曾字萼亭,日照(今山东日照县)人。雍正间拔贡。尚撰《望奎楼诗文集》、《说书偶笔》、《西海徵》等。是书分四目:曰四声七音、曰反切之法、曰合声、曰诗韵通转。其名曰“本俗”者,以“本”者

  • 莱芜县志

    二十二卷,首一卷。民国张梅亭修,王希曾纂。张梅亭字雪安,邑人,进士出身,光绪末年任礼部主事。王希曾字景沂。张梅亭见莱芜志失修二百余年,卷籍散佚,文献无征,深恐一邑掌故年久湮没,即于暇日搜集资料,考其山

  • 中国声韵学

    四编十五章。姜亮夫著。姜亮夫(1902-)原名寅清,以字行,云南昭通县人。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,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。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、复旦大学等校教授。1935年至1

  • 宋徽宗圣济经

    见《圣济经》。

  • 四明风雅

    四卷。明宋宏之(约1538前后在世)编,戴鲸增删,张时彻又增删之。宋宏之,仕履未详。戴鲸字时霖,号南苍,鄞县(今属浙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年(1523)进士,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。本书收录明代宁波之

  • 经世民事录

    十二卷。明桂萼(生卒年未详)撰。桂萼,字子实,安仁(今湖南安仁县)人。明正德六年(1511年)考中进士,曾任丹徒、武康、成安等县的知县。嘉靖初年,官至礼部尚书,兼武英殿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卒谥文襄。《经

  • 经书音释

    二卷。明冯保(生卒年不详)撰。保字永亭,号双林,深州(今河北深县)人。嘉靖中为秉笔司礼太监,隆庆及万历初权势极重,事迹见《明史·宦官传》。此书摭拾《经典释文》、《说文解字》、《广韵》等书,参杂以己意编

  • 中山沿革志

    二卷。清汪楫撰。汪楫(1636-1699)字舟次,号悔斋。江苏江都(今扬州)人,原籍安徽休宁。康熙己未(1679)应试博学鸿词科,授翰林院检讨,与修《明史》。又充册封琉球正使。后出知河南府,迁福建布政

  • 四书题镜

    不分卷。清汪鲤翔撰。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。说四书者,宋儒专讲义理,因其时未有帖括。明儒于义理外兼求口气,为帖括用不得不如是,然对经传义蕴也非绝无关涉,鲤翔是书即此类。自序谓“作文为讲书表章,讲书为作文根

  • 春秋胡氏传辨疑

    二卷。明陆粲(详见《左传附注》)撰。此书乃驳正《胡传》之作。陆氏认为,胡安国说经,或失之于过求,词不厌烦而孔子之意愈晦。陆氏主张信经而不信例,《自序》云:“昔之君子有言《春秋》无达例,如以例言,则有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