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准
四卷。清曹庭栋撰。曹庭栋字六吉,嘉善人。此书为图学而作。一卷河图,二卷洛书,三卷大衍图,四卷蓍法。其于河图改中宫十点之旧,于洛书信凤来道士之传。将洛书大衍之说与易沟通起来,更将挂扐揲之法与蓍分开,又都是图学中后起之说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四卷。清曹庭栋撰。曹庭栋字六吉,嘉善人。此书为图学而作。一卷河图,二卷洛书,三卷大衍图,四卷蓍法。其于河图改中宫十点之旧,于洛书信凤来道士之传。将洛书大衍之说与易沟通起来,更将挂扐揲之法与蓍分开,又都是图学中后起之说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三卷。唐林慎思撰。林慎思有《儒范》七篇,辞艰理僻,不为时人所知,复研精思,再著一书。书编成,用《易林》卜筮,得《蒙》之《观》卦,有“伸蒙入观”之语,因用为书名。是书,采引前代君臣事迹,设为问答,说明治
十六卷。清薛所蕴(1600-1667)撰。薛所蕴,字行屋,号行坞;又字子展,又号桴庵。孟县(今属河南)人。明崇祯元年(1628)进士,官至国子监司业等,后降李自成。入清,官至礼部左侍郎,后受御史高尔俨
一卷。撰者不详 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云:“《春秋四二十国年表》一卷,不知何人作。自周而下,次以鲁、蔡、曹、卫、滕、晋、郑、齐、秦、楚、宋、杞、陈、吴、越、邾、莒、薛、小邾。”因此表正二十国,因此《四
二卷。清刘衡撰。刘衡,江西南丰县人。嘉庆五年(1800)由副贡生考充官学教习,历任广东新兴及四川垫江、梁山、巴县等县知县。道光十年(1830)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。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郭尚先、吴寿椿二序。据
①四十五卷。明邓元锡撰。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,计帝典十卷,后妃内经一卷,外戚传一卷,宦官传一卷,臣谟五卷,名臣九卷,循吏三卷,能吏一卷,忠节一卷,将谟一卷,名将一卷,理学三卷,文学二卷,心学三卷
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吴念椿修,程寿昌、曾广浚纂。吴念椿,字子恭,浙江临安人,荫生,官云梦知县。程寿昌,字云泽,本县人,举人,候补同知。曾广浚,字伯泉,本县人,拔贡。《云梦志略》,邑人程怀璟作于道光
一卷。清邵懿辰撰。邵生卒年未详,字位西,仁和人。邵懿辰“性峭直,能文章”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举人,慕方苞、李光地之学,曾与曾国藩等游处,咸丰十一年(1861)太平军攻克杭州,邵氏因偕同清巡抚王有龄
四十函一百六十三种,八百五十二卷。清李调元辑刊。李调元字雨村,号墨庄,四川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乾隆进士,由广东学政监司畿辅,官至潼商道。家藏书数万卷,爱才若渴,有《童山诗集》、《雨村诗话》存世。调元
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金元烺修,吴昆田、鲁蕡纂。金元烺,浙江嘉善人。监生,清同治十三年(1874),知安东县事。吴昆田,生平见本书《光绪淮安府志》条目。鲁蕡,见本书《光绪清河县志》条目。此志凡十五卷。卷一
一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)撰。焦循,字里堂,一字理堂,甘泉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他壮年曾随著名学者阮元在山东、浙江各处作幕宾。嘉庆六年(1810)举人。后家居不仕,专心著述。他精通经学,兼工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