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瑞楼藏书目录

文瑞楼藏书目录

十二卷。清金檀编。金檀(约1660-1730),字星轺,以字行,桐乡(今浙江嘉兴地区)人,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,目录学家。自幼好书,犹嗜古籍,于书无不搜求。晚年藏书益多,建“文瑞楼”以贮之,编有《文瑞楼藏书目录》十二卷。此目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编次,又将史论、史传、小说家,南宋人文集、明帝王文集、明人文集、明人诗集等二级类目提升为一级类目,与以往私家书目不同。经部分易类、书类、诗类、春秋类、礼记类、孝经、论语、孟子、四书,总经解。史部分正史类、编年、运历、霸史、杂史、职官、故事、仪注、地志(都城宫苑、各省通志、府州县志、郡邑杂志、山水)、史论。史传分名贤、忠义、孝友、列女、宗藩、谥法、外夷、制诏、职掌、科甲、山陵、行役、奏疏、谱系、簿录。子类分子书、儒家、道家、家训、规劝、古文、骚赋、四六、尺牍、类书、时令、农家、种艺、货宝、食货、小学家(字学、诗韵、印篆、法贴考、书画考)、释家、仙家。小说家分历代小说、唐人小说,宋人小说、元人小说、明人小说、国朝小说。集部分前汉、季汉、晋、梁、陈、北周、初唐、盛唐、中唐、晚唐、太祖朝、太宗朝、真宗朝、英宗朝、神宗朝、哲宗朝。南宋人文集分高宗朝、孝宗朝、光宗朝、宁宗朝、理宗朝、度宗朝、恭帝端宗昺三朝、方外、金人文集、元人文集。明帝王文集。明人文集分洪武朝、建文朝、永乐朝、宣德朝、正统朝、景泰朝、天顺朝、成化朝、弘治朝、正德朝、嘉靖朝、隆庆朝、万历朝、天启朝、崇祯朝、香奁、妓女、羽士、释子。明人诗集分十四朝,无建文朝。又有诗部、宋金元集、明诗、诗话、乐府、词、总集等。对小说类和集部类的图书,著录格外详细,排列有序,约占全书目收书的四分之三。各书除记书名、卷数外,亦记撰者籍贯,集部中还注记其登科年次、官职和谥号。现存有“读画斋丛书”本,“丛书集成”本,中华书局1985年据以出版校点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传义补疑

    十二卷。明姜宝(1514-1593)撰。宝字廷善,一作惟善,号凤阿,江苏丹阳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姜氏以程子《易传》主理,朱子《易本义》主占,开始颇有怀疑,继而研究十五年

  • 书经直解

    十三卷。明张居正(1525~1582)撰。居正字叔大,又字时大,号太岳,谥文忠。湖广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明政治家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撰。隆庆元年(1567)入阁。穆宗

  • 医津筏

    一卷。清江之兰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江之兰字含微,歙县(今属安徽省)人。此书共四十篇。每篇均以《内经》之言为主,引证经文数言,而后分条疏论。有通行本。

  • 泊庵集

    十六卷。明梁潜(1366-1418)撰。梁潜,字用之,江西泰和县人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举人。授四川苍溪训导,历知广东四会、阳江、阳春三县。永乐元年(1403),召修《太祖实录》,擢翰林修撰,后迁

  • 遁盦印学丛书

    十九种、四十二卷、附录二卷。清吴隐编。述历代摹印源流著作之书,有道光间顾氏《篆学琐著》,此书也属这一类。顾氏之书从唐李阳冰记起,此书则起于明代,凡顾氏所辑者不复列入,可以补顾氏之不足。从文彭《印史》万

  • 二洪遗稿

    二种。清洪梧编。洪梧字桐生,安徽歙县人,乾隆年间进士,曾任沂州知府。是书乃汇编其两位兄长洪朴、洪榜著作。洪朴为长兄,字素人,号伯初,拔贡生,应召试,授中书舍人,后出守顺德,视学湖北。洪榜为次兄,字汝登

  • 列仙传校正

    二卷。赞 一卷。清王照圆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照圆,字瑞玉,一字婉佺,福山(今属山东烟台)人,栖霞(今烟台)郝懿之妻。王照圆博涉经史,聪慧过人,与丈夫郝懿互为师友,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与栖霞郝夫妇之称

  • 雅述

    二卷。明王廷相(1474-1544)撰。王廷相字子衡,号浚川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弘治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王廷相博学好议论,对哲学、自然科学较有研究。平生有关哲学著作颇丰,代表作有《雅述》、《慎言》

  • 陈安道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陈溥编。陈溥字横山,为谱主之孙。谱主陈瑚(1613-1675),字言夏,号确庵,江苏太仓人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举人,入清未仕。卒私谥安道先生。陈瑚为清初著名理学家,主程朱之学,与同邑陆

  • 佩秋阁诗稿

    二卷。《词稿》一卷。《骈体文稿》一卷。清吴茞(?-1862)撰。吴茞,字佩纕,又字纫之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。汪凤九之妻,汪钟霖继母。清代文学家。此书有光绪元年(1875)刊本,书前有冯桂芬,许赓扬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