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御定孝经衍义

御定孝经衍义

一百卷。清爱新觉罗·福临(见《御注孝经》)和爱新觉罗·玄烨(见《日讲易经解义》)等御定。是书为顺治十三年(1656)奉敕所修,至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告成。圣祖亲为鉴定,并为之作序,然后颁行。是书体例,全仿真德秀《大学衍文》。书首冠以衍经之序、述经之旨二篇,不入卷数。其他内容具体分为:至德,以五常分为五子目;要道,以五伦分为五子目;教所由生,以礼乐政刑分为四子目;天子之孝,以爱亲、敬亲为纲,爱亲分子十二,敬亲分子目十四;诸侯之孝,分子目四;卿大夫之孝,分子目五;士之孝,分子目四;庶人之孝,分子目三。皆以爱亲、敬亲为首末二卷,以大顺之征终篇。是书大旨在于推崇《孝经》,笃近而举远,推己以及人,贯通万物,兼赅本末。于天子之孝,推演尤详。是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摘藻堂《四库全书荟要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载书图诗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祯(生平详见《十种唐诗选》辞目)编。康熙四十年(1701),王士祯官刑部尚书时,乞假返里,改葬其亲,载书数车以归。其门人扬州禹之鼎绘成该图。一时文人名士多为题咏。士祯将其汇集成编。图后首载

  • 都官集

    十四卷。宋陈舜俞(?-1074)撰。陈舜俞,字令举,湖州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庆历六年(1047)进士,熙宁三年(1070)以屯田员外郎,知山阴县。王安石“青苗法”颁行,陈舜俞不执行,上疏自劾。责监

  • 丹溪心法附余

    二十四卷。明方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方广字约之,号古庵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方氏初习儒,后因母病误治身亡,愤而学医。曾游于河南洛阳,旅居陈留等地,以医术闻名中原。其学术以朱震亨为宗。因见程用光校订朱震亨

  • 汉熹平石经遗字

    一卷。清万中立辑。中立字梅崖。家藏金石拓本极多。此书就是以其家藏之宋拓汉熹平石经残字二种,附以翁方纲模刻之本影印而成的。中立於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得黄易小蓬莱阁所藏汉熹平石经遗字拓本,后一年又得孙

  • 莱芜县乡土志

    一卷。清何联甲编。何联甲,湖北安仁县人,拔贡出身,光绪三十年(1904)任莱芜县知县。莱芜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知县陈甘雨,再修于康熙十一年(1673)知县钟国义,自此以后,即未有续者。

  • 尚书郑注

    十卷。本书为清人孔广林辑本。孔广林字丛伯,生卒年不详,山东曲阜人,官太常博士。本书卷首有孔广林自序以及张海鹏后序。孔广林在自序中称,郑玄注“三礼”,都以每篇为一卷,故目录云,凡著“三礼”七十二篇。大概

  • 憗斋存稿

    四卷。清白乃贞(约1666年前后在世)撰。白乃贞,字廉叔,号蕊渊。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检讨。著有《憗斋存稿》。是集凡四卷。皆为诗。集前有余恂序。其诗叙述真挚朴素,不

  • 观生手镜

    一卷。旧本题薠川布衣编,不著名氏。书中摘载古事,于每事后缀以评语,其所征引至明代而止,其持论较为平允,而词气略显儇薄。书中可见明末山人之习气,此必明朝万历以后人所作。

  • 四史发伏

    十卷。清洪亮吉撰。洪亮吉(1740-1809)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,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、更生。乾隆时进士。授翰林院编修,后任贵州学政,嘉庆初,命在上书房行走。以直言批评朝政,后被遣戍伊犁。但不

  • 笔记

    二卷。清代程大纯撰。程大纯字汉舒,孝感(今湖北中部)人,官至黄冈县教谕。此书是作者讲学时的笔记。全书认为陆王一派学说虽有些“矫枉过正”,但与那些“口耳之学”相比,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