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归朴龛丛稿

归朴龛丛稿

十二卷。清彭蕴章(1792-1862)撰。彭蕴章,字咏义,一字琮达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道光十五年进士。历任工部侍郎等职。咸丰元年(1851),任军机大臣上行走。四年,升工部尚书。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藻与桂良、花沙纳、肃顺等采取增收厘金、发行官钞、改铸铜钱、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办法,以解决财政困难和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。后任文渊阁大学士、国史馆总裁。咸丰十年,因推荐的何桂清兵败治罪,他受牵涉而失去军机大臣上行走之官职。次年复起用,署兵部尚书,后乞归。卒谥文敬。著有《读书记》、《松风阁诗钞》、《涧东间》等。本书卷一为赋,共辑十六首;卷二为颂、赞、箴、铭,共辑四十一篇;卷三为论辨,辑八篇;卷四为解、说、策,辑十篇;卷五为碑记,辑二十二篇;卷六为序,辑二十八篇;卷七为札记、杂文,辑七篇;卷八为墓志、墓表、哀词、诔,辑十四篇;卷九为行述状、传、祭文、寿文,辑十八篇;卷十为杂著、书后,辑二十九篇;卷十一为评、跋,辑四十五篇;卷十二为奏、启、札、告示、条约,辑十七篇。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八年夏福州林春溥为其作序,后有同年六月作者表侄江堤为其书作跋。跋曰:“先生幼功词赋,熟于汉唐名作,故其文奇偶相生,华实并茂,用以发抒心得不绘镂,绩以为工也。其治经不改训诂,而得其说论易自九师以下,原原本本旁见侧出。……先生每有所作,下笔千言若书,有触而发,逢原之下,自协规矩。”此丛稿今有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本,清同治七年(1868)刻本(此版本又名《彭文敬公全集》)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经传集解

    三十卷。杜预(222-284)撰。杜预字元凯,京兆杜陵(今西安市东南)人,西晋著名经学家和重要将领,宣帝司马懿之婿。杜预博学多通,泰始中为河南尹,秦州刺史。迁度支尚书,“在内七年,损益万机,不可胜数,

  • 文选双字类要

    三卷。旧本题宋苏易简(958-996)撰。苏易简字太简,梓州铜山(今属四川)人。少聪敏好学,风度奇秀。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。宋太宗临轩复试,苏易简所试三千余言,为所赞赏。累官翰林学士,参知政事,以礼部侍

  • 会理州志

    十卷,清邓仁垣、杨昶修,王继曾、吴钟仑纂。邓仁垣,湖南武罔人,曾任会理州知州。杨昶,湖南元陵人,曾任会理州知州。王继曾,训导。吴钟仑,举人。会理州志创于雍正七年(1729),为知州罗国珠所修。乾隆六十

  • 钦定授衣广训

    二卷。清董诰等人编定。大学士董诰等人,奉清仁宗爱新觉罗·颙琰之命于嘉庆十三年(1808)编成《授衣广训》一书。主要内容是方承观的《棉花图》,其它还有康熙皇帝的《木棉赋》,乾隆、嘉庆皇帝的题诗等。此书有

  • 知服斋丛书

    五集,二十五种,八十五卷。清龙凤镳编。龙风镳,广东顺德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共分五集,第一辑收汉孙叔通《汉礼器制度》一卷等九种,多为汉人所著关于汉代官制、典章、礼仪等著作;第二辑收后魏阚骃《十三州志》

  • 仁斋直指

    二十六卷。宋杨士瀛《生卒年不详)撰,明朱崇正(生卒年不详)附遗。杨士瀛,字登父,号仁斋,三山怀安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,继承世医家传,博览群书,采诸家之长,参自己之见,撰成医书多种,传世著作主要有《伤寒

  • 静轩集

    五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阎复(1236-1312)撰。复字子静。高唐(今属山东)人。至元八年(1271)以荐为翰林应奉。后为翰林学士,浙西道肃政廉访使。大德四年(1300)拜翰林学士承旨。复原有文集五十

  • 金石学录

    四卷。清李遇孙撰。李遇孙(约1771-1845),字金澜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优贡生。处州(今属浙江)府学训导。有《尚书隶古定释》等著作。此书录周、秦以来历汉、魏、六朝、唐、宋、元、明至于

  • 海堂居诗集

    一卷。清姚淑撰。姚淑,生卒年不详,字促淑,自号钟山秀才,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西蜀(今四川)诗人李长祥之继妻。李长祥,字研斋,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明末抗清将领,官至鲁王监国,加右佥都御史。《

  • 说文字原 六书正讹

    共六卷(《说文字原》一卷,《六书正讹》五卷)。元周伯琦(1298-1369)撰。伯琦字伯温,号玉雪坡真逸,饶州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历官浙西肃政廉访使,江南行台监察御史,拜资政大夫,江浙行省左丞。博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