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尚书讲义

尚书讲义

一卷。清黄以周(1828-1899年)撰,其子黄家岱述。黄以周字元同,浙江定海人,官浙江分水县训导,清代经学家。黄以周采集汉、唐至清关于礼制的解说,撰《礼书通故》一百卷,考释中国古代礼制、学制、封国、职官、田赋、乐律、刑法、名物、占卜等,纠正了一些旧注的谬误。另撰有《子思子辑解》、《周易释》等。黄家岱字镇青,诸生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卷首有黄以周及其兄黄以恭、其子黄家贷的序。本书融会《书》旨,贯通章脉,或设疑难,以发其蕴。本书特点是考据与义理并重,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。如《禹贡》、《盘庚》、《大诰》、《洛诰》、《立政》各篇的训释与讲义,均明晰易了。此书所说不分今古文,其中有些解释也较为荒谬,但大致可取者居多。原书未至《泰誓》而止,以后数篇为黄家岱续述所闻而补充以成,但仍未完成全书。此书有光绪乙未(1895年)刊本。

①二十卷。宋史浩(1106-1194)撰。浩字直翁,一名若纳,两浙路鄞县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著名政治家、经学家。绍兴十四年(1144)进士,孝宗为建王时,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,孝宗即位,迁翰林学士知制,浩累官右丞相,卒谥忠定。主要事迹见《宋史》本传。著述除《尚书讲义》之外,还有《鄮峰真隐漫录》。《尚书讲义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作二十二卷,原书久佚,库书据《永乐大典》录出其文,依经文考次排订,厘为二十卷。该书以注疏为主,参考前人旧说,时出己意。体例为随经演绎,近似经幄讲章体。书成后,曾得到朱熹好评(见《朱子语类》),孙应时《烛湖集·上史越王书》称此书“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蕴,剖抉古今异同偏见,开悟后学心目,使人沛然饱满者,无虑数十百条”。蔡沈撰《书集传》,多用其说。版本有《四明丛书》本。② 无卷数。明蔡璋撰。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璋字达夫,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。《尚书讲义》惟循经文敷衍其义,无甚发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蕙风簃随笔

    二卷、二笔二卷。清代况周颐撰。此书与作者所撰《香东漫笔》大致相同,只是其考论金石的地方较少,涉及佛学也仅是记述其名义而已,而记述掌故、版本、诗词及名人轶事之处居多,中间夹有字句考订等内容有可取之处。此

  • 于湖词

    三卷。宋张孝祥(1132-1169)撰。张孝祥字安国,历阳乌江(今属安徽和县)人。其生平详见《于湖集》(辞目)。此书又名《于湖先生长短句》、《于湖居士乐府》。宋史《艺文志》载其词一卷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

  • 识小编

    二卷。清董丰垣(生卒年不详)撰。董丰垣字菊町,乌程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,乾隆进士,官东流县知县。《识小编》是一部杂考之作,共二十四篇,以仪礼为主要撰述内容。全书分三部分,其一祭社,即祭地,多不信周礼,

  • 商文毅年谱

    四卷。明商振伦撰。商振伦乃商辂长孙,生卒仕履均不详。该书是振伦为商辂所作年谱,其中年谱二卷。书前有商辂小像八幅,用图像形式展现了商辂由乡试至官谨身殿大学士时的情况,显示出作者未能免俗的意图。而其中的言

  • 周易图

    五卷。清端木国瑚撰。此书共有一百多幅图,图后附有解释文字,皆奇形异状,眩人耳目。究其同类之图变化不大,如开卷易有太极十图,皆为圆图,所不同者只在圆图中间的线条曲与直、横与竖微有不同而已。其它与此相似,

  • 周易传义音训

    八卷。程传本义、吕祖谦音训合刻本,清光绪刊本。篇首题作“光绪己丑十月户部公刊于江南书局”,末有祝凤喈咸丰六年(1856)跋。跋云:欲观宋儒易学之大全,莫如将程传本义合刻,而附以吕祖谦之音训及启蒙刊行之

  • 台省疏稿

    八卷。张瀚撰。张瀚(1511-1593),明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字子文,号元洲。嘉靖乙末(1535)进士,由南京工部主事出知庐州府、大名府。历陕西左布政使、刑部右侍郎、兵部侍郎。隆庆(1567-15

  • 周易经疑

    三卷。元涂溍生撰,自刻本。涂溍生字自昭,宜黄(今江西宜黄)人,曾任赣州濂溪书院山长。其事见于《江西通志》,称其著有《易义矜式》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载其有《易主义》一卷,注已佚。柯劭忞考证,此书应名为《经

  • 使交录

    十八卷。明钱溥撰。溥字原溥,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生卒不详。正统四年(1439)进士。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谥日文通。该书是作者在天顺六年(1462)以翰林院侍读学士身份出使安南(今越南)时所作。书中主要记

  • 墨薮

    二卷。附《法帖释文刊误》一卷。旧本题唐韦续(生卒年及里贯不详)撰。《墨薮》辑录前人论书之语,共二十一篇。所列篇目皆不列撰录者姓名,有的还加以删削,令后人难以深察。《墨薮》分上、下两卷。上卷共录十篇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