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世秘典
十八卷。清丁其誉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丁其誉字蜚公,如皋(今江苏省如皋县)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官行人司行人。《寿世秘典》是丁其誉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是专为人的养生延寿而作,共分十二门,包括月览、调摄、类物、集方、嗣育、种德、训记、法鉴、佚考、典略、清赏、琐缀等。所引各条,都注其书名,而法鉴和典略二门有记载而无书。全书内容大多参考《月令广义》、《玉烛宝典》诸书而著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,传本少见。
十八卷。清丁其誉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丁其誉字蜚公,如皋(今江苏省如皋县)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官行人司行人。《寿世秘典》是丁其誉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是专为人的养生延寿而作,共分十二门,包括月览、调摄、类物、集方、嗣育、种德、训记、法鉴、佚考、典略、清赏、琐缀等。所引各条,都注其书名,而法鉴和典略二门有记载而无书。全书内容大多参考《月令广义》、《玉烛宝典》诸书而著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,传本少见。
一卷。宋家颐(生卒年不详)撰。颐字养正,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县)人,其生平事迹不详。卫湜《礼记集说》曾引其语,可见颐为研经之士。是书为赵希弁《读书附志》所著录,又载《永乐大典》中。书中内容为语录之类,虽
三卷。卷首一行题曰:西湖赫主人吴培鼎九牧父捣。不知何许人。其书所载皆为抄自《唐类函》。似为明书贾所为。
三卷。朝鲜申绰撰。该书前有申氏自序,序云:“使三家在者,未必其言尽得风雅之旨。然去古未远,且传受有素,参听并观,拔尤从长,有足以阐发幽滞,辩别莠好,而今不可得矣。其散出于杂文,或诸家传注者,亦多可观。
三百五十卷,附补遗十卷。清吴坤修等修,何绍基、杨沂孙等纂。吴坤修(1816-1872),字竹庄,江西新建人。监生,从戎积功,官至安徽布政使。好读书,喜为诗,刻有《半庙园丛书》三十种,著有《三耻斋诗集》
二十卷。明本题“吴门啸客述”。复有题“澹园主人编次,清修居士修订”者。作者真实姓氏不详。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,又名《前七国志》。书二十卷二十回,每回有偶句题
一卷。清叶绳翥(1892-1909)撰。叶绳翥字敬伯,湖北罗田(今罗田)人。叶绳翥幼时聪慧,早通群经,尤专孝经。是书首有绳翥父屺寿遗书叙录,书凡五种:(一)古微;(二)缮微读本;(三)约歌;(四)函体
二卷。明章嘉祯(约1595年前后在世)撰。章嘉祯,字元礼,浙江德清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八年(1580)进士。官至大理寺寺丞。著有《姑孰集》。是集为诗文杂编,殊无体例,大概为未定之稿。其名曰姑孰,盖因嘉祯
一卷。金常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常德字仲明。镇阳(今地不详)人。早年习文,后弃文攻医,从师于张子和。曾参与整理张子和所著《儒门事亲》,且摭《儒门事亲》之遗著《治法心要》。此书又名《张子和心镜别集》、《伤
一卷。《图书合解》一卷。题称天山道人撰。不著名氏,作者无考,时代亦无考。此书只论河图、洛书、八卦方位以及对待流行之义,五行生成之理,均为从诸家易解书中抄录拼合而成,无新意。大概是想讲陈、邵之学,但又仅
一卷。清末王士濂撰。士濂字望溪,江苏省高邮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个别地方有一定见地。如《春秋·闵公元年》:“季子来归。”杜预注:“季子忠于社稷,为国人所思,故贤而字之。”士濂认为,季友并非鲁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