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藩书目
一卷。明朱权编。朱权(1378-1448),自号癯仙、涵虚子、丹丘先生、大明奇士等,明太祖第十六子。初封于大宁,世称宁献王。燕王起兵,朱权以兵相助。成祖即位,改封南昌。成祖削夺王权后,朱权筑精庐一宇,读书鼓琴以自娱。涉猎群书、刊刻颇多,编目著录其纂辑、刊刻之书。嘉靖二十年(1541),恭懿王朱多祐得此目,命王府教授施文明校刊行世。该目著录图书137种,又附词、曲、院本、道家炼度斋醮等仪。书目之前有朱多祐序、启,书目之后有施文明跋。传本有范懋柱“天一阁”藏本。
一卷。明朱权编。朱权(1378-1448),自号癯仙、涵虚子、丹丘先生、大明奇士等,明太祖第十六子。初封于大宁,世称宁献王。燕王起兵,朱权以兵相助。成祖即位,改封南昌。成祖削夺王权后,朱权筑精庐一宇,读书鼓琴以自娱。涉猎群书、刊刻颇多,编目著录其纂辑、刊刻之书。嘉靖二十年(1541),恭懿王朱多祐得此目,命王府教授施文明校刊行世。该目著录图书137种,又附词、曲、院本、道家炼度斋醮等仪。书目之前有朱多祐序、启,书目之后有施文明跋。传本有范懋柱“天一阁”藏本。
五卷。明杨慎撰。杨慎事迹见“俗言”。是书依平水韵,取奇僻之字分韵隶之。其所取材,经史之外,鼎彝铭文、石鼓文、《说文》古文籀文、汉隶魏碑以及《文选》、《方言》、《广雅》、《释名》、《素问》、《太玄》之属
无卷数。明卫泳(生卒年不详)编。卫永,字永叔,苏州(今地名同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卫永与其弟皆有文名,时称“双珠”。王晫《今世说》中称:“吴门之有永叔兄弟,犹建安之有二丁、平原之有二陆,时人号称双珠。
十二首。清金人瑞(1608-1661)撰。金人瑞原名采,字若采,明亡后改名为人瑞,又改名喟,字圣叹,后以字行世。江苏吴县人,明诸生。其性格怪僻狂放,采取傲岸嘲世的人生态度,绝意仕进。顺治十八年(166
七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四库全书》该书《提要》以为此书即宋王惟一撰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,后人离析为七卷。又有人考证为元代书商抄录《太平圣惠方》中《针经》而成六卷,另附唐人佚名之撰《针灸禁忌》一卷。本书卷一论
三卷。明邝露撰。邝露,生卒年不详。字湛若。南海人。曾为诸生。以忤邑令,弃家走粤西。为瑶女云亸娘书记。熟悉当地山川、风土、仪物、著此书。书前有张沅序,薛案崇祯八年(1635)序。卷上,记土司及各部落的制
七种,六十卷。明刘凤(详见《续吴先贤赞》)撰。子威为刘凤字。所收七种为《刘氏杂俎》、《玄应集》、《吴释传》、《吴郡考》、《燕语》、《文集》、《禅悦小草》。除所撰诗文集外,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,虽搜辑庞杂
八卷。旧本题曰袁宏道(1568-1610)精选,邱兆麟参补,陈继儒标旨,张鼎校阅,吴从光解释,陈万言汇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:“盖坊间刻本,托宏道等以行。前有周宗建序,谓‘有志公车业者,其沈酣之无后’
①十卷,明茅瑞征修,吕元音、王同轨等纂。茅瑞征,字五芝,浙江归安县人,进士,官黄冈知县。吕元音,字节之,本县人,举人。王同轨,字行甫,本县人,贡生,官南太仆寺主簿。万历中叶,黄冈入版籍已有二百余年,县
一卷。清张眉大撰。张眉大字紫雨,湖南湘乡人,官至广东儋州知州。此书多引前人成说,偶尔也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,条下间有其子张楙和张栩桐的按语。张眉大论及古文,则采阎若璩、惠栋之说,但他又认为,古文虽伪,也
十二卷。明周汝登(约1592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汝登,字继之,又字海门,浙江山乘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,累官南京尚宝卿。著有《东越证学录》、《圣学宗传》。是集为周汝登诗文集。凡十二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