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孤愤

孤愤

智术之士,必远见而明察,不明察,不能烛私;能法之术,必强毅而劲直,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人臣循令而从事,案法而治官,非谓重人也。重人也者,无令而擅为,亏法以利私,耗国以便家,力能得其君,此所为重人也。智术之士明察,听用,且烛重人之阴情;能法之士劲直,听用,且矫重人之奸行。故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。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,不可两存之仇也。

当涂之人擅事要,则外内为之用矣。是以诸侯不因,则事不应,故敌国为之讼;百官不因,则业不进,故群臣为之用;郎中不因,则不得近主,故左右为之匿;学士不因,则养禄薄礼卑,故学士为之谈也。此四助者,邪臣之所以自饰也。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,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,故主人愈弊而大臣愈重。

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,希不信爱也,又且习故。若夫即主心,同乎好恶,固其所自进也。官爵贵重,朋党又众,而一国为之讼。则法术之士欲干上者,非有所信爱之亲、习故之泽也,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,是与人主相反也。处势卑贱,无党孤持。夫以疏远而近爱信争,其权不胜也;以新旅与习故争,其数不胜也;以轻贱与贵重争,其数不胜也;以反主意与同好争,其数不胜也;以一口与一国争,其数不胜也。法术之士操五不胜之势,以岁数而又不得见;当涂之人乘五胜之资,而且暮独说于前。故法术之士奚道得进,而人主奚时得悟乎?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其可以罪过诬者,公法而诛之;其不可被以罪过者,以私剑而穷之。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,不憀于吏诛,必死于私剑矣。朋党比周以弊主,言曲以便私者,必信于重人矣。故其可以功伐借者,以官爵贵之;其不可借以美名者,以外权重之。是以弊主而趋于私门者,不显于官爵,必重于外权矣。今人主不合参验而行诛,不待见功而爵禄,故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而进其说?奸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?故主上愈卑,私门益尊。

夫越虽国富兵强,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,曰:“非吾所得制也。”今有国者虽地广人众,然而人主壅蔽,大臣专权,是国为越也。智不类越,而不智不类其国,不察其类者也。人主所以谓齐亡者,非地与城亡也,吕氏弗制而田氏用之;所以谓晋亡者,亦非地与城之也,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。今大臣执柄独断,而上弗知收,是人主不明也。与死人同病者,不可生也;与亡国同事者,不可存也。今袭迹于齐、晋,欲国安存,不可得也。

凡法术之难行也,不独万乘,千乘亦然。人生之左右不必智也,人主于人有所智而听之,因左右论其言,是与愚人论智也;人主之左右不必贤也,人主于人有所贤而礼之,因与左右论其行,是与不肖论贤也。智者决策于愚人,贤士程行于不肖,则贤智之士羞,而人主之论悖矣。人臣之欲得官者,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,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。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,恃其精洁而更不能以枉法为治。则修智之士不事左右,不听请谒矣。人主之左右,行非伯夷也,求索不得,货赂不至,则精乱之功息,而毁诬之言起矣。治乱之功制于近习,精洁之行决于毁誉,则修智之吏废,则人主之明塞矣。不以功伐决智行,不以参伍审罪过,而听左右近习之言,则无能之士在廷,而愚污之吏处官矣。

万乘之患,大臣太重;千乘之患,左右太信:此人主之所公患也。且人臣有大罪,人主有大失,臣主之利与相异者也。何以明之哉?曰:主利在有能而任官,臣利在无能而得事;主利在有劳而爵禄,臣利在无功而富贵;主利在豪杰使能,臣利在朋党用私。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,主上卑而大臣重。故主失势而臣得国,主使称蕃臣,而相室剖符。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。故当世之重臣,主变势而得宠者,十无二三,是其故何也?人臣之罪大也。臣有大罪者,其行欺主也,其罪当死也。智士者远见而畏于死亡,必不重人矣;贤士者修廉而羞与奸臣欺其主,必不从重臣矣。是当涂者之徒属,非愚而不知患者,必污而不避奸者也。大臣挟愚污之人,上与之欺主,下与收利侵渔,朋党比周,相与一口,惑主败法,以乱士民,使国家危削,主上劳辱,此大罪也。臣有大罪而主弗禁,此大失也。使其主有大失于上,臣有大罪于下,索国之不亡者,不可得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子法语

    二十四卷。南宋洪迈撰。洪迈生平事迹详见《史记法语》。洪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,此书即摘取经书、子书新颖字句以备科举考试之用者。分《易经》一卷,《书经》二卷,《诗经》三卷,《周礼》二卷,《礼记》四卷,《仪礼

  • 曹月川全集

    见《曹月川先生遗书》。

  • 急就章考异

    ①一卷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渊如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,经学家,其生平著述,详见《周易集解》。是书以法帖中绍圣三年勒石本为底本,把颜师古注本、黄庭坚校本、李焘刊本、朱熹刊本、王应麟

  • 墨园翠语

    一卷。清王懿荣撰。王懿荣,详见《天壤阁杂记》条。此书为王氏辑录张廷济、宋翔凤、崇恩殷、彭寿、盛昱、张之洞、李文田、黄绍箕等人,考论金石题记札牍而成。乃王氏随时记录,未经编排之作。书末有其子王崇焕一跋。

  • 剑州志

    十卷,清李榕纂修。李榕,字申夫,剑州人,出于曾国藩门下,文章经济,华实俱美。曾任职湖南,后因得罪巨室,以檄罪落职。所著有《十三峰屋全集》。剑州志始于明,为知州李壁所修,其后毁于兵燹。清雍正年间,桂林人

  • 小山画谱

    二卷 清邹一桂(1686-1772)撰。邹一桂字小山,一字无褒。号让乡。无锡(今江苏无锡市)人。雍正五年(1727)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。邹一桂善工笔花卉,此书即其论花卉画法。上卷首列“八法”、“四知”

  • 介塘文略

    一卷。明王相(?~1524)撰。王相,字懋卿,号介塘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。嘉靖初,因争大礼廷杖,创重而卒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王思传》。此集杂文十八篇,多酬赠之

  • 国文典

    一卷。近代戴克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克敦字懋哉,浙江钱塘(今属杭州)人,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。此书大抵抄袭章士钊的《中等国文典》而成,为掩饰之时时杂以他说,不伦不类,更有荒谬至极者,如谓名词分阳、阴、可阴

  • 汪龙庄先生遗书

    八种,十五卷。清汪辉祖(1730-1807)撰。汪辉祖字焕曾,号龙庄,晚年号归庐。浙江萧山人。乾隆四十年进士,先后任宁选知县、道州知州等,善听讼,有能吏之名。著有《学治臆说》、《佐治药言》等。晚年潜心

  • 春秋公羊传笺

    十一卷。清王闿运(详见《周易说》)撰。王闿运是清末著名学者、今文经学家,著作很多,有《周易说》、《尚书笺》、《尚书大传补注》、《诗经补笺》、《礼经笺》、《周官笺》、《礼记笺》、《春秋例表》、《春秋公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