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外科精义

外科精义

二卷。元齐德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齐德之为元代著名医学家。曾为医学博士,任御药院外科太医。齐氏博采《内经》以后医学文献中诊治疮肿的论述,结合个人多年临床经验,撰成此书,刊于至元元年(1335),后在明代嘉靖年间收于《东垣十书》中。上卷载有外科医论三十五篇,论述疮肿痈疽诊候,明辨脉形,辨疮肿虚实浅深,辨脓、疮肿证候,以及外治法。下卷广泛收录诸家行之有效的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等一百四十五方。附有论炮制诸药和单方。齐氏此书中对疮疡的诊治和辨证论述精细,论述病因简明,理论联系实际。参考《难经》、《甲乙经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等书及扁鹊、张仲景、华佗等名家之论,对后世外科发展影响颇大。齐氏鉴于当时某些习外科者,常单凭外症所见,不重视疮疡病的脉理变化以及治疗上偏于外治的倾向,故十分强调医理、诊脉在疡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。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,便把二十六种脉象变化结合疡科所见作了详细的论述,构成了本书之特征。又先后阐述疡科症候,并首次把肺痿、肺疽列为外科范畴。在治疗方面包括灸法、砭嫌法、贴熁法、溻洗法、针烙法、追蚀法、内消法、托里法、止痛法等临床应用。书中所论内容全面、系统,颇有学术价值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此书说:“德之此书,务审病所以然,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治,故于疡科之中,最为善本。”有明刻本,嘉靖本,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》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,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甬上水利志

    六卷。清周道遵撰。周道遵,道光时人。《甬上水利志》清刻本。共六卷,此书体例乃本明潘季驯《河防一览》。先叙城内河渠。次及东西为二堤堰砌闸桥梁,即随河流所经,而附列。此编参考诸志,议论精博,订证详明。研水

  • 扶桑阁诗集

    十四卷。明朱尔迈(1632-1693)撰。尔迈,字人远,号日观,浙江海宁人。隐居于海宁龙山,后入都,馆合肥邸第,以疾南还。此编为刘钟甫校刊,卷各为集。尔迈好游玩,擅长作诗,与名人唱和归后必有诗成帙。在

  • 温疫论补遗

    《温疫论》二卷,《补遗》一卷。明吴有性(1582-1652)撰。吴有性字又可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居太湖洞庭山。崇祯六年(1633),河北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等地疫病流行,时医用伤寒证治之不效,死者无数

  • 说类

    六十二卷。明叶向高(1559-1627)编,林茂槐增删。叶向高字进卿,号台山,福清(今属福建省)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授庶吉士,不久晋为翰林院编修,他屡次上书反对矿监、税使,不被神宗采纳。很

  • 今文尚书考证

    三十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年)撰。皮锡瑞字鹿门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清末经学家,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,江西经训书院。治经宗西汉传《今文尚书》的伏生,署所居为“师伏堂”,人称师伏先生。主要著作

  • 冬巢词集

    四卷。清汪潮生撰。汪潮生字汝信,号饮泉,江苏江都人。生卒年未详。诸生。此书为词集。首卷六十七首,次卷六十二首,三卷七十二首,末卷六十首。共二百六十一首。前有黄承吉序。其词不宗一家。精深华美,声调高朗,

  • 素问集注 灵枢集注

    各九卷。清张志聪(1610-1684)撰。《素问集注》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,《灵枢集注》又名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。张志聪字隐庵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出身于医学世家,师从张子卿学医,继集同学高士宗

  • 易经告蒙

    四卷。图注三卷。清赵世回撰。赵世回字铎峰,湘潭人。此书凡例称遵仿《本义》分卷,但其书仍用《注疏》本,不知何故,可能是根据坊刻《本义》言之。卷首图注三卷,都推演河、洛之义。书中时时附图,可能是想以图书明

  • 东江家藏集

    四十二卷。明顾清(?-1527?)撰。顾清字士廉、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弘治五年(1492)举南京乡试第一,第二年进士及第,授编修,进侍读,官至礼部尚书,致仕,卒谥文僖。著有《松江府志》(已著录),

  • 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考证

    二卷。叶德辉撰。据《宋史·艺文志》记载,宋高宗定都临安(今杭州)后,曾于国史馆建秘书省,搜访遗阙,优赏献书,馆阁所藏,日渐丰富。当时汇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。至宋宁宗时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