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墨海金壶

墨海金壶

一百一十五种,七百二十七卷。清张海鹏(详见《学津讨原》)编辑。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《学津讨原》,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,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。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,多采文澜阁本,亦有十分之二三由宋刻旧钞本中录出。旧题晋王嘉撰《拾遗记》之《周灵王》篇中说,周灵王时有两个精通书法的神,肘间出金壶,内有墨汁如漆,洒于地面或石头上,都能成为文字。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,将使金壶中之一点墨,洒遍整个世界。丛书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编辑,经部主要有宋张根《吴园周易解》,宋赵善誉《易说》,宋胡瑗《洪范口义》,宋王安石《周官新义》,宋李如圭《仪礼释宫》,清惠栋《春秋左传补注》,明孙珏辑《古微书》等;史部主要有宋佚名《三国志辨误》,明薛虞畿《春秋别典》,唐余知古《渚宫旧事》,金佚名《大金吊伐录》,元刘敏中《平宋录》,清钟渊映《历代建元考》等;子部主要有宋吕祖谦《少仪外传》,明孝文皇后《内训》,唐李筌《神机制敌太白阴经》,后周王朴《太清神鉴》,魏刘邵《人物志》,南唐谭峭《化书》,元黄溍《日损斋笔记》等;集部收有宋章樵《古文苑》,宋王正德《余师录》,共二种。丛书之收取原则是,首取其原本久佚、辑自《永乐大典》者;次取其旧有传本、版已久废者。书必完帙,不取节录;若原有残缺,无可补钞,则就所见者刊之。全书校订精谨,不惮再三,若彼此互异,未敢遽定,则间附小注共存之。所以,该书向为学界看重,可谓丛书之上乘。但原书摹印仅百部,不久其版即毁于火,故流传很少。清道光时,钱熙祚根据《墨海金壶》残本修补,别刊为《守山阁丛书》。《墨海金壶》有清嘉庆中海虞张氏刊本,是为最早版本,国内仅存五部,分藏于北京、复旦大学、天津、南京、青海图书馆。通行常见本有民国十年(1921)上海博古斋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欧陂渔话

    六卷。也称《欧陂余话》。清叶廷琯撰。叶廷琯生平事迹见《吹网录》。此书主要杂考典籍,间及遗闻轶事。所考所述,皆有根据。如文衡山名璧,证以其兄名奎,及征明之字,俱与壁宿义近,当作壁,不作璧。又辨汤文正致徐

  • 全史论赞

    八十一卷。明项笃寿编撰。笃寿生平事迹详见《小司马奏草》条。《全史论赞》撮录诸史“论赞”,以备观览。分《史记》七卷、《汉书》六卷、《后汉书》五卷、《三国志》三卷、《晋书》四卷、《宋书》、《南齐书》各三卷

  • 古泉杂咏

    四卷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《隋志》曾载顾姮《钱谱》。《唐志》亦载封演以下诸家钱录,但均已散佚无存。流传至今者,只有宋洪迈《泉志》一书。洪氏于“异布品”,多只称上古而已,考据不详。而“神品

  • 鸣道集说

    一卷。金李纯甫(1185-约1231,一说1177-1223)撰。李纯甫字之纯,自号屏山居士,弘州襄阴(今河北阳原)人。承安二年(1197)经义进士。前后三入翰林,仕至尚书右司都事。李纯甫初业词赋,后

  • 南园诗选

    二卷。清何士颙撰。生卒年未详。何士颙,字南园。诸生。张维屏《国朝诗人征略》载为:江南江都人。符保森《正雅集》载为:江苏江宁人。考王豫《群雅集》袁简斋大令云:“金陵有两诗人,一为陈古渔,一为何南园。陈诗

  • 周易郑荀义

    三卷。清张惠言撰。张氏认为郑、荀均是费氏易学,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。张氏称:“郑言礼,荀言升降”,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,谓七八者彖,九六者变,经称用九用六,而辞皆七八,名与实不符。其论尚精当,学

  • 求是斋杂存

    六种,八卷。清彭崧毓撰。彭崧毓字于蕃,别号江湖渔叟,江夏(今属湖北省武汉市)人。咸丰年间进士,官云南腾越知府。彭氏丛书有《求是斋初刻》收书三种,而《求是斋杂存》后出,已将初刻三种收入。六种为《缅述》一

  • 鬳斋考工记解

    二卷。宋林希逸撰。林希逸生卒年不详,字肃翁,号竹溪,又号鬳斋,福清(现福建福清东南)人。官至考工员外郎,善画能书。除著有《鬳斋考工记解》外,还有《易讲》、《春秋正附篇》、《老、庄、列三子口义》、《竹溪

  • 云栖纪事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此编不著撰者,经稽考,当成于寺僧宏熹之辈。云栖开山于宋初的志逢,至明代为莲池大师的道场,世称名山胜地。清初,康熙、乾隆皇帝南巡至此。嘉庆间不慎失火,后发币兴修。咸丰间兵燹载经,寺无完址

  • 舒艺室随笔

    六卷。清张文虎(1808-1885)撰。张文虎字孟彪,又字啸山,自号天目山樵,南汇(今江苏南汇)人。隐居不仕。馆金山钱熙祚家三十余年,校《守山阁丛书》、《小万卷楼丛书》等数百种。同治五年(1866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