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易札记

周易札记

①三卷。明逯中立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中立字与权,号确斋,聊城(今山东聊城)人,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由行人擢给事中,后以直言被贬为陕西按察使司知事。《明史》有本传。此书当时由于编次不当,与《两垣奏议》合为一书,故《明史·艺文志》及朱彝尊的《经义考》都不见著录。此书首为启蒙集略,次分上经一卷,下经一卷,系辞以下合为一卷,共为三卷。书中不载经文,只标卦名或篇名,或出己意,或采诸家,随笔记录。其论著出于己意的约占十之四、五,以义理为主,不失纯正。到“中孚”、“复”、“姤”等卦时,也采用《易纬》书中的一些说法。纵观全书,作者持论平正,没有门户之见。此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本影印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》收入。② 二卷。清杨名时(1661-1737)撰。杨名时字宾实,江苏江阴人。康熙三十年(1691)进士。历官庶吉士、顺天学正、贵州布政使、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、礼部尚书,谥号文定。此编是他读易所得,前无序,后无跋,成书年月不详。观书中所引证,大概还在《周易折中》之后。杨名时原为李光地所取之士,因此其学多得自李光地。虽《说卦传》及附录启蒙之类多为推衍先天诸图,但还不至于支离破碎、牵强附会。至于他诠释经传,便纯以义理为宗,没有涉及象数,大致对对程、朱之义不随便发表异议,也不随便认同。在宋学之中,可说是笃实之作。杨名时任云南巡抚时,夏宗澜曾经向他问《易》。夏氏所作的《易》说,均为杨名时所质正,其问答皆载于夏宗澜所著《易义随笔》一书里。但夏宗澜之说,如以孤雁打更引证渐卦“御寇”之类,颇为肤廓,不如杨名时所论,尚有李光地的遗风。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有《杨氏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逍遥园集

    二十卷。明穆文熙(约1575年前后在世)撰。穆文熙,字敬止,山东东明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,官吏部员外郎。著有《七雄策纂》。是集为南师仲所编。凡二十卷。其中诗十卷,文十卷。《明史

  • 说文古籀疏证

    六卷。清庄述祖(1750-1816)撰。述祖字葆琛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进士,官知县。以事亲辞官,居家治小学、经学,主要著作有《说文转注》,《说文谐声》、《夏小正经传考释》、《

  •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

    三卷。宋刘温舒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温舒事迹仅据此书序中可知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。此书简称《运气论奥》,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有论三十一篇(末篇《五行胜复论》未注次序),图二十九幅。书中对《内经》运气学说

  • 勉斋遗稿

    三卷。明郑满(约1506前后在世)撰。郑满,字守谦,慈溪(今浙江慈溪县)人,生卒年不详,明弘治五年(1492)举人,主教山东临清,历官道州、濮州知州。著有《勉斋遗稿》。是集为郑满八世孙郑梁敬所编,凡文

  • 本朝王公封号

    一卷。奕赓撰。奕赓,见《谥法续考》条。是书专记有清一代宗室外藩、异姓王公贝勒封号以及侯伯嘉名。从开国至道光,上溯肇、兴、景、显四祖,然后追尊泽、庆、昌、福四王号,再记世、高、仁、宣四宗和继统以前曾封和

  • 文释

    一卷。南朝宋江邃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江邃字玄远,济阳(今河南兰考东北)人。元嘉(424-453)初,为太学博士,累迁祠部郎,兼散骑常侍,又任司徒记室参军等。广收事物常语,精加解释,撰成此书。

  • 骖鸾吟稿三种

    三卷。清张祥河(约1853前后在世)编。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张祥河官中州臬使,春间奉命承宣粤西。昔宋范成大,田紫垣出帅广右,取韩愈《骖鸾仙去诗话》,综其所历作曰《骖鸾录》。

  • 兆游文存

    一卷。见《观古堂诗录》条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此书为辛酉(1921)寓京时所作。文三十余篇。其中或考证经典,或辨别泉币,或精研金石,或概论词曲,或详究五行,不仅文章典则高雅,亦多关于考订

  • 希古堂文甲集

    二卷。《乙集》六卷。清谭宗浚(1846-1888)撰。谭宗浚字叔裕,广东南海人,谭莹之子。同治年间进士,授编修,官至云南监法道。宗浚好游历,所到之处必探名胜,曾与陈铭圭游罗浮,相互酬唱,颇见情趣。宗浚

  • 顾氏谱系考

    一卷。清顾炎武(详见《左传杜解补正》)撰。考订顾氏世系,颇为详尽。然自唐以后,谱系失传,掇拾残文,未必源流尽合,只能备其一说。《顾亭林先生遗书》收录。